|
|
“这个孩子太淘,谁都管不了他,就像一台永动机,根本停不下来,7岁时就恨不得上房揭瓦了,我真发愁以后怎么办!”说这话的是刘大明,只要他一说起自己调皮捣蛋的儿子,就是一脑门子官司。“真没想到,不经意间让儿子学了太极拳,竟然改变了儿子的人生轨迹。”
刘大明的儿子叫刘胤桐,今年13岁,前两天刚刚升入北京市第七中学初一。记者见到刘胤桐时,感觉这孩子很安静,小大人儿似的,待人接物也挺得体,还真有点儿不相信刘大明之前说的话。记者问刘大明,日常生活中,一般都是中老年人练太极拳进行健身,怎么会想起让孩子从小练太极拳呢?刘大明说:“我当初是真没辙了,这孩子从小好动,而且特别淘气,我就琢磨着让他学点儿能安静下来的东西,带着他学过画画,学过毛笔字,没想到都不行。后来,我想干脆找一项能动静结合的运动让儿子学,突然想到太极拳,不仅能锻炼身体,而且动静结合,其实关键是想压压这孩子的性子。”
8岁时,刘胤桐开始学习太极拳。“爸爸妈妈带我到了一个学拳的地方,很多人都在打太极拳,当时就觉得挺好玩的。”刘胤桐也说不清自己为什么就喜欢上了太极拳,“就是觉得挺有意思的,还有就是当时也有一个孩子在打太极拳,教练说我打得比他好,后来他不练了,我还继续练,感觉特棒。”也许就是这样一个成就感,让小小的刘胤桐感到了一种认同。当刘大明发现孩子真正喜欢上太极拳后,就找了北京万坤太极拳社的创办人、陈氏太极拳第十二代传人刘万坤师傅,拜在他的门下学习太极拳。
刘大明说:“没想到后来儿子静多了,在太极拳的教学中,师傅潜移默化地教他如何做人,如何学会忍耐,不去和别人较劲。我这儿子原来可不是个吃亏的主儿,现在知道了忍让,更学会了忍耐。总之,感觉儿子长大了,性子也没有原来那么急了。”
更让刘大明吃惊的是,刘胤桐出去参加比赛,还夺取了2009年第五届中国焦作国际太极拳交流大会一等奖,看着得到的金牌,刘胤桐感到无比兴奋,随后一系列奖项也随之而来。一枚枚奖牌,记录着这个孩子成长的历程,如今刘胤桐还练太极刀、枪和剑,成了师傅的入门弟子、陈氏太极拳第十三代传人。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刘胤桐这些年练太极没少吃苦,但刘大明发现儿子一年到头基本没什么病,不但医药费省了,而且性格也变得坚强了,人也懂事了。刘大明说:“我们平时都是晚上去学拳,一周两次,并不耽误学习,老师也很支持。在学拳的过程中,刘胤桐自己悟出了很多人生道理,比我平时的说教管用多了。”
一个不经意的决定,居然改变了儿子的人生。刘大明说:“我压根儿就没想到他能像今天这样,当然未来我也不会奢求他打拳能打出什么惊天动地的成绩,只要太极拳能让他的性格变得沉静一点,身体变得强壮一些就知足了。”可刘胤桐说:“我觉得自己可以一辈子打下去,太极拳能成为我一生的好朋友。”
(本文来源:北京晚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