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不错嘛!但不知整套打下来怎样,我是广州这边的,有机会交流一下.
我非常欣赏陈瑜老师的拳,我也在这套拳下了不少功夫
使用道具 举报
另外一个调度的单鞭定式。
感谢各位拳友的支持和鼓励,我自己知道,自己的拳还差的远呢,比起师父,以及同门很多师兄弟还差的远。
上面拳友问到重心倒换,我现在比较注意臀部走后弧,下弧比较难,我的架子偏高,还走的不好。有时候架子放小的时候,“胯骨轴一拧”,就完成重心的倒换,也就是所谓的内八字倒换了。
欢迎广大拳友参与讨论。
伟航斑竹,一两年后再次欣赏到你的拳照。拳架中正饱满,身体也结实多了。
截图已如此耐看,定式照片会更好看。羡慕。向你学习。
好!
板斧也学小胡自录了一段,发现练的时候自我感觉好极了,录像上看来却问题百出,这是自己不断改进的好方法。
我和板斧兄有同样的感受,一看到自己的录象,就大叫起来,原来是这个样子呀,和想象中完全不一样。但我想:以第三者的立场看自己的拳架,挑出不足再进行改正,提高确实很快。建议有条件的拳友把自己练习的过程录下来,好处很多呢。我给自己定的,至少一年录一次,留做资料,看看自己功夫的增长轨迹,很有意思呢。下次回北京,我准备和师父师兄弟们有机会一起看看我的录象,大家一起评论,挑毛病,一定会对自己有巨大帮助的。
这个办法不错,有时自我感觉良好,但从旁观者看来就会发现不少问题。
另外胡兄请容许我冒昧提点意见,1,第一张眼睛看脚不对,应平视左侧。2,右手应手腕向上领劲,太平了看不到力点。3,定式时左臂应再舒展一些。个人见解,见笑。
时间真快,无意中看到这个帖子,上面练拳的时候,是在去年,我还在武汉,现在一年又过去了,挺想武汉的朋友的。
实际上,摄像师的角度再讲究一些,拳架的视觉效果会更好些.以本贴图片为例,如果摄像师蹲成马步(或将三角架调低),拳架会显得更加中正圆舒一些.希望能对大家日后摄影有所帮助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Powered by 温县太极乡音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 1997-2025 太极网 太极乡音 持有注册商标®太极拳 出版物许可证
豫ICP备05002751号-1
豫公网安备 4108250241088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10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