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5801|回复: 2

给初学者的几点建议(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4-6 09: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是我在别的网站上看到的,我想对于初学者有帮助


给初学者的几点建议(二)


给初学者的几点建议(续)

做为太极拳初学者,除了从“大道理”上明白,更主要的是要从技术方面来解决一些具体问题。
1。“静”
“静”是太极拳初学者首先要面临的最根本的问题。
何为“静”?如何“静”?
“静”——作为太极拳的“静”,是一个相对于“动”的概念。是由物质到意识的升华。是在躯体运动过程中的意识的集中体现。
初学者在行拳过程中,首先要将精神集中,在大脑中只反映出下一个动作的运行路线、方向、位置以及定势时的正确姿势即可。在整个套路中,努力使自己思想不走思,尽量将每个动作细化、准确化。久而久之,自然出现“静态”。正所谓“动中求静”。
2。“松”“沉”
“松”“沉”是太极拳初学者继“静”之后又要面临的一个较为困惑的问题。
那么,何为“松”“沉”?如何“松”“沉”?又为何总将“松”和“沉”结合在一起说呢?
在此只说明一些作为初学者所需掌握的初步要领:
“松”——即松开。是用意识引导躯体各肌肉、关节部位的一种相对于紧张、僵持状态的自身反应。说通俗一点,就是用大脑指挥各肌肉、关节部位别那么紧张,尽量让自己保持一种“舒适状态”。 但是要注意的是,“松”时不能“懈”。“懈”则瘫、软。作为肢体外形上还是要保持其固有的拳姿。
“沉”——即沉下。在解决了“松”的前提下,气血自然下沉,使躯体状态得以稳固,直至有“脚下生根”的感觉,逐渐使躯体达到“上虚下实”。是解决初学者由上肢运动为主而走向下肢运动的一个转折点。
“松”“沉”二者原本就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不可能只单练一项。
3。“柔”
大家都知道太极拳是“刚柔并济”之拳术。“刚”易练,“柔”难求。
我发现在初学者当中,女性相对男性而言较易掌握“柔”。可能与女性本身的生理特征、思想意识有关,由于女性肌肉耐受能力小,技击攻防意识弱,所以在行拳过程中只要能去掉僵劲、拙劲,便会很快使动作“柔”起来。
何为“柔”?如何“柔”?
“柔”——通俗的讲,是指在行拳过程中,四肢与躯干之间相互配合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外在的非紧、非僵、非拙的运动状态。给人视觉上有一种舒适、自然之感。
要想“柔”,首先在思想意识上要放松,要有自信心,要使自己充分静下来,可兼用意识导引动作。大多数拳种讲究弧、圆,可有意识让自己的肢体运动轨迹在弧线及圆中进行。须注意的是,“柔”时勿“软”。
练习的过程可先从上肢开始:腕勿僵,肘勿架,肩勿紧。随时留意各运动轨迹;
再者要加强腰部的灵活性练习,在灵活的基础上,使之与四肢运动形成和协。
下肢也讲究“柔”,此柔是由腰胯决定的。其中胯是带动下肢运动的关键部位所在。许多下肢运动都是被动的。在腿部肌肉耐受能力达到的情况下,所要完成的运动要先让胯“明白了”,许多问题自然解决。下肢要随时保持“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之感,柔性自出。
4。“轻灵”
在解决了“静”“松”“沉”“柔”之后,“轻灵”之感自出。


以上四点只是就初学者而言,在基础阶段所应留意的,是一些较简而易行的方法,希望能对喜爱太极拳的初学者有些小小的帮助,来解决一些最基础的问题。当然,打好基础后,自然要进一步深入修炼,以后也自有其修炼方式。

在这里,因本人的水平有限,有不当之处,还望能得到高人的指点!

发表于 2005-6-22 21: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好,好

发表于 2005-7-28 11: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个刚开始学习的人,楼主闪客夏日清风你有没QQ号码,我想跟你进一步的讨论,我的QQ:174211982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本站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