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9413|回复: 11

找到了张三丰创太极的依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4-24 17: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__________却原来是金庸先生的杰作(详见黑体字)


峨眉前任掌门侯仲约四川远程“剑挑”金庸
--------------------------------------------------------------------------------

http://www.scol.com.cn  四川在线  (2003-10-10 04:31:20)   
  
    四川在线消息  9日,金庸华山论剑精彩“开战”。当日记者便专程造访了此次参加华山论剑的“西毒”何伟琪的师父、隐居在川的峨眉派僧门前任掌门人侯仲约。
??侯仲约年近90岁,清瘦矍铄,一头银发飘逸潇洒,银白色的胡子垂于胸前,见到他会感到他像个不食人间烟火的仙翁。在侯仲约看来,峨眉派和武当、少林并称中原三大武林门派,金庸在他作品里却对峨眉派轻描淡写,甚至在许多常识上颠倒事实。
??
    峨眉创派人不是郭靖之女
??金庸武侠小说中,将峨眉派的创派祖师定为郭靖、黄蓉之女———郭襄女侠。相传郭襄早年心中念念不忘神雕大侠杨过,她走遍天下找不到他。她40岁那年出家为尼,后来开创了峨眉派。郭襄死后,其弟子将她葬在峨嵋后山一处幽静之所。峨眉派半数是尼姑,掌门之位惯例由女子担当。
??侯老反驳这种戏说:“这完全是那些武侠小说的误导。清代中叶,少林派大侠马朝柱刺杀嘉庆皇帝未成,亡命四川新都县一带,更名白家姓之首为赵。他以卖麻布为生,人称“赵麻布”。赵麻布深得少林派之精髓,武功精绝。后峨眉派僧门高手泥鳅、黄鳝、黎猴子、刘缺巴、觉登武、魏登云、侯仕福等,慕于赵麻布的威名和武功,拜其门下,遂立赵麻布派。据太平天国相关资料记载,宝光寺曾经有个和尚是当年全国第一高手,据说他掌握着只有峨眉地区少数人才知道的武术,这便是峨眉派武术。”
??
    张三丰会写文章不会武功


??金庸曾写到,张三丰曾于武当山修炼并创立武当太极十三式,为武当派祖师。侯仲约对这个问题也很有意见:“据我考证,张三丰是元末明初的著名道士,他文笔相当棒,写得一手好文章,被明成祖朱棣称为‘真仙老师’,可他并不会武功。太极拳是明末清初由河南陈家沟陈氏九世祖陈王廷所创。金庸把两个不同时代的事生拉硬扯拽到一起,简直是大笑话呵。”
??
    弄虚作假不是武术的精神


??一提到武功,大家脑海里浮现的总是“降龙十八掌”、“九阴白骨爪”等或汹涌澎湃、或阴毒至极的招式,在影视剧里也可以经常看到极具观赏性和表演性的武术招式。侯老表示:“实际上,这些都是不真实的,越是真功夫越不好看(即表演性)。如果有人叫我表演棍术,我绝对不会答应。除非你跟我真打,弄虚作假不是武术的精神。”
??在不少武侠小说和影视作品里,徒弟拜师后往往要经过一番冷落或干些担水、砍柴的重活,美名其曰“劳其体肤,锻炼体力。”侯仲约认为,这样的教学方法是最笨拙的:“学武功先后次序不能错,不能反穿倒戴,一来就抬杠铃、俯卧撑,练得虎背熊腰,走路呼哧呼哧的像座铁塔,完全没了灵巧。”
??
    武术传承体现民族脉络


??“峨眉派武功难学,一代如有三四个得到真传的弟子,已属不易。”侯仲约曾在50多岁时还没找到掌门继承人,为此他伤心落泪不止一次,最后他竟辞掉工作专心调教徒弟。侯老说:“这是我的责任,武术的传承体现着民族的脉络,代表着东方的文化体系,它不能变成戴着护具的散打,也不能变成表演的竞技,更不能变成文学作品中的飞檐走壁,子虚乌有!”
??
??新闻链接
??峨眉武术流传上千年,史籍记载不多,传世资料甚少。史料虽然少,但拳种、流派却一直在民间广为流传,且高手辈出,人才济济,有雄厚的群众基础。峨眉武术很早就有“一树开五花,五花八叶扶”。这一树指的是峨眉武术,五花指的是五个地区。即丰都的青牛,通江的铁佛,开县的黄陵,涪陵的点易,灌县的青城。八叶指的是:僧、岳、赵、杜、洪、会、字、化八大门派。



                                                                              华西都市报  记者许佳 罗婕




——————————————————————————————————————————


                                                           骗子和坏人揭露专业户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5-2 19:30:11编辑过]
发表于 2005-4-25 08: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极拳是明末清初由河南陈家沟陈氏九世祖陈王廷所创。

这篇文章太好了。让那些武侠作家也不能随意去虚构武侠故事了

发表于 2005-4-26 18: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仙们看到这文章可能的反应:骂人,要不就又搬出某某大师,好象那大师是学考古的。

要不就不理

发表于 2005-4-27 14: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沟的蜃楼
发表于 2005-4-27 17: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zbssl在2005-4-27 14:04:03的发言:
山沟的蜃楼

那个什么叫“武当”的垃圾山,怎么垃圾都下山了,呦,还会降龙十八掌啊,真是不愧是“金庸群虾垃圾山传人”啊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4-27 17:33:32编辑过]
发表于 2005-4-27 23: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僧摘抄一段《中国气功史》上的文章请各位武林同道参考:


   关于张三丰,武术界己争论数十年。大体看来,有两个问题己趋于明朗:
一、  张三丰是一位真实历史人物;
二、 张三丰是武当派气功与武术的创始者。
      但历史上曾有过三位张三峰(丰),即宋·张三峰、  刘宋·张三峰 和元、明之际的张三丰。清初历史学家黄宗义(公元1610-1695年)所作《王征南墓志铭》中说:“少林以拳勇名天下,然主于搏人,人亦得而乘之。有所谓内家,以静制动,犯者应手即扑,故别少林为外家。内家盖起于宋之张三峰。”对此“宋之张三峰”有关文献仅记其“精于技击”,至于其生卒年月、生平事迹,则一概不详。关于刘宋之张三峰,《神仙鉴》亦仅记其为“三峰采战”邪术之创始者。关于元、明之际的张三丰在道家文献及《明史·方技传》中则有详细记载。张三丰之徒张松溪为松溪派内家拳之鼻祖。

阿弥驼佛

发表于 2005-4-28 00: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金庸把两个不同时代的事生拉硬扯拽到一起,简直是大笑话呵。”


大笑话呵  大笑话呵  大笑话呵  大笑话呵



阿弥驼佛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4-28 0:20:33编辑过]
发表于 2005-4-29 12: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慢吞吞在2005-4-27 23:51:06的发言:

老僧摘抄一段《中国气功史》上的文章请各位武林同道参考:



   关于张三丰,武术界己争论数十年。大体看来,有两个问题己趋于明朗:
一、  张三丰是一位真实历史人物;
二、 张三丰是武当派气功与武术的创始者。
      但历史上曾有过三位张三峰(丰),即宋·张三峰、  刘宋·张三峰 和元、明之际的张三丰。清初历史学家黄宗义(公元1610-1695年)所作《王征南墓志铭》中说:“少林以拳勇名天下,然主于搏人,人亦得而乘之。有所谓内家,以静制动,犯者应手即扑,故别少林为外家。内家盖起于宋之张三峰。”对此“宋之张三峰”有关文献仅记其“精于技击”,至于其生卒年月、生平事迹,则一概不详。关于刘宋之张三峰,《神仙鉴》亦仅记其为“三峰采战”邪术之创始者。关于元、明之际的张三丰在道家文献及《明史·方技传》中则有详细记载。张三丰之徒张松溪为松溪派内家拳之鼻祖。


阿弥驼佛


证据呢?没有,某某权威说的,天下最大。

无量寿佛!

发表于 2005-4-30 15: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摘抄一段《道统源流》上的记载:


      “陈上阳(致虚)先生传张三丰,名居宝(君宝?),字玄玄,元季辽东懿州人,好道善剑与明太祖友,在鸡足、武当等山开派,即今王屋山自然派,又分三丰派、三丰自然派、三丰蓬莱派、日新派。”


张三丰会写文章不会武功   


金庸曾写到,张三丰曾于武当山修炼并创立武当太极十三式,为武当派祖师。侯仲约对这个问题也很有意见:“据我考证,张三丰是元末明初的著名道士,他文笔相当棒,写得一手好文章,被明成祖朱棣称为‘真仙老师’,可他并不会武功。   


             大笑话呵  大笑话呵  大笑话呵  大笑话呵



阿弥驼佛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4-30 16:08:21编辑过]
发表于 2005-5-1 00: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此人的话也要有真凭实据证实自己的论点才好啊,反正我是绝对不信有什么大仙可以做梦学武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本站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