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楼主: 吴式学者

各位教拳的太极高手们能解释一个问题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5-6 23: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吴式学者在2005-5-6 18:16:29的发言:


你也同意太极全身是手的理论,也就是说在与散打比赛中,可以用各个部位头.肩.肘.手.臀.膝.胫.脚等等肢体部打得分部位就行了。换句话说,在不范规情况我可以用自身任何部位去攻击对手任何部位,我想问“小场面”一下,如果没有击中对手的得分部位,但击倒对手是否得分!哪果自身一分没有得,让对手无法完成以后的比赛是否算输呢?在说的一简单点的,你同意太极全身是手,既然都全身是手了,就一定已经把散打的手都包括在内了,还有什么不能比的呢?而且我认为还占了很大的优势在比赛中完全可以用引、放、靠等等做为辅助。

“还有您说“你说的泰拳和跆拳道之类的都是单一的一种拳的比赛,可散打就没有拳种的限制呀!””没错是我说的,我可以告诉你为什么,不是太极不能上台根这两种拳较量,而是在跆拳道中,规定了动做,只能用跆拳道的动做进行比赛,这对太极还说有很多都不合理,跆拳道与太极的发力源或者说发力方法不一样,比赛也很难。除非是太极高手才行,可是太极出东西要比其他门派的东西慢,等到高手的时候年龄又过了。我在上面所说散打没有拳种的限制,主要就是说散打没有特定的动做,只有得分点和禁止进攻点。我也同样很高兴有人和我交流。


     看来还是在下没有表述清楚,那让在下详细跟您讨论一下。先说准入,散打比赛要求运动员年龄在18-35岁之间,是注册的散打运动员。再来说说散打规则,头.肘.膝.反关节动作是禁止使用的(不怕罚分或者取消比赛资格可以用一用,散打王制允许用膝但已停办两年不在讨论之列,只讨论散打锦标赛制)散打规则要求“方法不清楚,击中不明显不得分”,这就是不管你肩靠.臀靠甚至内家高手的手脚使用“寸劲”“暗劲”什么的击中对方有效部位都不能得分。当然在规则允许范围内击倒对手可以得分或者KO对手也可以获胜,但高水平散打运动员的距离感和抗击打能力是比较强的,太极高手在双方穿戴拳套和护具还得使用规则允许的技法击倒对手或KO对手何其难。可以这么说一个太极选手在散打规则下他有百分之60的练习是浪费了时间的百分之90的技术是禁止使用或使用不上的,这样的规则下太极选手能取得好成绩吗?再有,即使取得了市一级的散打比赛冠军奖金也就是区区几百块,这对民间传统武术练习者有多大的诱惑力?


       现在的泰拳擂台赛也是由泰国古泰拳发展而来的,古泰拳一样有南派北派之分一样有套路一样另人眼花缭乱的各种技法。跆拳道也是由南北朝鲜的花郎道等古拳法发展而来的,这些古拳法一样有套路一样有踢打摔拿。竞技泰拳和竞技跆拳道和我们现在的竞技散打一样都由各自传统武术在各自制定的规则下发展而来的产物。

 楼主| 发表于 2005-5-7 23: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但高水平散打运动员的距离感和抗击打能力是比较强的”

如果你是练太极拳的话应该知道,抗击打能力在好也没有用,太极的渗透力是不分什么抗击的。细的就不多说了。

引“再有,即使取得了市一级的散打比赛冠军奖金也就是区区几百块,这对民间传统武术练习者有多大的诱惑力?”

我前面就说过,让太极比赛是为了推动现代人对太极的认识,现代青年人都认识为太极是老年人的广播体操,要实战都去学什么跆拳道、空手道等等。当更多人认识到太极有实战的东西后,学的人自然就会越来越多,这样开班授课也好,是比赛或是其它形式的活动就会多起来。这样国家也会重视这项中国人的国粹……

引“现在的泰拳擂台赛也是由泰国古泰拳发展而来的,古泰拳一样有南派北派之分一样有套路一样另人眼花缭乱的各种技法。跆拳道也是由南北朝鲜的花郎道等古拳法发展而来的,这些古拳法一样有套路一样有踢打摔拿。竞技泰拳和竞技跆拳道和我们现在的竞技散打一样都由各自传统武术在各自制定的规则下发展而来的产物。”

泰拳我很少看到,跆拳道我看过一些,但“踢打摔拿”在比赛中我从来没看到过,可能是我看的太少了。

形式是人想出来的,现在的散打王的比赛中,也有美国拳击VS中国散打,泰拳VS中国散打等等,也可以来一个中国太极VS中国散打呀。

发表于 2005-5-8 08: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zhendugu在2005-4-29 13:35:57的发言:
要是散打比赛不带拳套,允许反关节、撩阴、插眼、扭喉之类,而且不分重量,打死没关系,估计早就是传统武术的天下了

有道理!

发表于 2005-5-10 00: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据查,散打规则确实没限定拳种,而且还有一句话:欢迎传统武术参加。


对太极而言,戴拳套恐会有极坏的影响,太极的粘黏要靠手上的感觉,即听劲,这一套怕是听不成了,那“引进落空”就真的落空了。


但是太极也不只是靠手感接触才能听,不是还有“气听”吗?也就是太极拳的洞察力,也应该能做到“彼未动,己先动”,或“后动先到”,照样抢得先机,这应该是太极的优势。


说到“头,肘,漆,反关节”,首先,太极不用这四样照样能打,那么多的劲法不就是用来打的吗?再说你不能用,对方也不能用,公平呀!


所谓“方法不清,击中不明显不得分”,太极似乎并不吃亏,太极中那一招,那一劲不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对方中了那一招不是“被击出丈外”,或“触手即翻”。至于“暗劲”,没听说过,不知,而“寸劲”却是很脆,快的劲,中者必有“明显”反应,不得分才怪。


还有“太极五捶”,应是捶捶得分,还有“太极??腿”,那也是腿腿到肉,不伤即翻。


再说,太极并不提倡与人拼命,出手就要搞死人,不打要害就不是太极了?不把人骨头扳折了就不是太极了?


所以,只要艺高不怕比,那个擂台不敢上?!

发表于 2005-5-10 15: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要是散打比赛不带拳套,允许反关节、撩阴、插眼、扭喉之类,而且不分重量,打死没关系,估计早就是传统武术的天下了 ,


我看了这个句话,第一感是脸红,,再有是想吐,恶心,!太极拳的散手就象一个纯洁的小女孩,不由自己的被那些所谓的高人装饰成了个丑陋的老妇女,而那些人现在还在人们的头上指手画脚.84年我去了梦想的地方------陈家沟,那里的校长见了我大谈太极拳招法:对方怎样打来,你怎么样用什么招法可化解云云.我客气了会,无言而去.因为我知所谓的架子实际上就是练习自己在不同的角度都能发出强劲的整体力,招法只是怕练习时把力走错而让人的假想,现实对打根本不可能用得上,推手的用途主要是让人体会自己的整力在别人身体中的感觉,还在实用时的距离空间感,如两人推手是想争谁强那只能是误人误己,成了一个推手强,架子好看,可散手不见的中用的高手.


不只是太极拳,就是武术现己到了灭亡的边缘.所谓中国的散打说实话就是西方的功夫加了个中国跤 ,和人家比还是凭规则占优.老辈传给他们那些可怜的东西还藏着放着不教人,代代过来,一代不如一代.却把主要精力放在谁是那一门谁是那一派,谁是谁的外甥,谁是谁的独子,谁的是正宗,谁的是支流,吹起来没问题,可让他为中国争光时却说法一堆,什么规则不对呀,什么他们不让我用绝招呀,要不就用上面的"打死没关系"语吓人!什么也不是,而是绣花枕头多!"高人"们在录象上一发力把人打出几米,那去任何地方与人对打都不会犯规,友谊比赛,又不是战场上,太极拳高手一般人一沾他就会飞出,得分就那么重要?一直飞他撞也撞的身服心服口服,为什么用那撩阴、插眼、扭喉招法?

发表于 2005-5-10 15: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刚才看了那话一急我乱说话了,请大家原谅我,另我想说,陈式太极拳是我的最爱
发表于 2005-5-10 17: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吴式学者在2005-5-7 23:17:48的发言:

引“但高水平散打运动员的距离感和抗击打能力是比较强的”


如果你是练太极拳的话应该知道,抗击打能力在好也没有用,太极的渗透力是不分什么抗击的。细的就不多说了。


引“再有,即使取得了市一级的散打比赛冠军奖金也就是区区几百块,这对民间传统武术练习者有多大的诱惑力?”


我前面就说过,让太极比赛是为了推动现代人对太极的认识,现代青年人都认识为太极是老年人的广播体操,要实战都去学什么跆拳道、空手道等等。当更多人认识到太极有实战的东西后,学的人自然就会越来越多,这样开班授课也好,是比赛或是其它形式的活动就会多起来。这样国家也会重视这项中国人的国粹……


     子弹的穿透力强不强?一件防弹衣就挡住了。不知道您把太极的渗透力想象成多么强大,即便太极选手在擂台上表现出来的有您想的那么强大那很快相应的保护措施和限制此类有杀伤力的技术的规则也会跟上去。擂台上一个选手所具备的距离感.动态平衡感等等都是非常重要的(这方面就我所遇见的爱好实战的练家子中练散打的总体上优于练太极的)如果太极选手这方面不如散打选手的话即使太极选手拥有了您所认为的超常攻击力那在擂台上的表现无异于困在笼中的猛虎而散打选手可能就是在笼外扔石头的游人,最终的比赛结果当然也就是以游人扔到猛虎身上的石头多而点数获胜,可能这个比喻有点极端。

      让传统武术包括太极登上擂台一样是在下期盼的,可至关重要的还是我们的主管部门的重视程度。散打王举办伊始,民间的传统武术高手向主办方报名参赛的还是很多的,本来差一点我们就能看到一期散打VS传统武术的精彩对决,可还是因为种种原因流产了。个人认为即使这样比赛出现了传统武术练习者的表现也是不容乐观的,还是那句老话,体系不同规则使然。

发表于 2005-5-10 18: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极拳能不能打,我想这个本身应该不是什么问题!当年杨露蝉,陈发科等前辈的佚事,从常理而言,不可能是假的;就太极拳的原理来说,也应该是能打的;关键是在现代社会,为什么太极拳(包括许多传统武术)就没有和散打一样,真正的出现真的对抗性的运动呢?

我同意 cvbiiklh的说法, 很多太极拳高手真的是推手还可以,散手却不知道水平怎么样的高手!

发表于 2005-5-10 22: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非晕在2005-5-10 0:35:32的发言:

据查,散打规则确实没限定拳种,而且还有一句话:欢迎传统武术参加。


对太极而言,戴拳套恐会有极坏的影响,太极的粘黏要靠手上的感觉,即听劲,这一套怕是听不成了,那“引进落空”就真的落空了。


但是太极也不只是靠手感接触才能听,不是还有“气听”吗?也就是太极拳的洞察力,也应该能做到“彼未动,己先动”,或“后动先到”,照样抢得先机,这应该是太极的优势。


说到“头,肘,漆,反关节”,首先,太极不用这四样照样能打,那么多的劲法不就是用来打的吗?再说你不能用,对方也不能用,公平呀!


所谓“方法不清,击中不明显不得分”,太极似乎并不吃亏,太极中那一招,那一劲不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对方中了那一招不是“被击出丈外”,或“触手即翻”。至于“暗劲”,没听说过,不知,而“寸劲”却是很脆,快的劲,中者必有“明显”反应,不得分才怪。


还有“太极五捶”,应是捶捶得分,还有“太极??腿”,那也是腿腿到肉,不伤即翻。


再说,太极并不提倡与人拼命,出手就要搞死人,不打要害就不是太极了?不把人骨头扳折了就不是太极了?


所以,只要艺高不怕比,那个擂台不敢上?!



     不知你所说的能“气听”.能对散打高手每每作到“后动先到”.能每一招使对手“被击出丈外”.能戴上圈套在交手中还能用“寸劲”打到对方有明显反应的这样的太极高手当今还有有几位?


       (说到“头,肘,漆,反关节”,首先,太极不用这四样照样能打,那么多的劲法不就是用来打的吗?再说你不能用,对方也不能用,公平呀!)


        确实公平!这些技法不能使用再加上规则禁止的一些技术动作,那一个太极选手带上圈套后还有哪些技法可以使用?估计也只有和散打选手一样的直拳摆拳砸拳边腿踹腿等一些简单有效的动作了。让一个太极选手和一个成天只练这些技法的散打选手比直拳摆拳边腿.......公平吗?打个比方,如果让散打选手参加拳击比赛结果会如何呢?估计您也会认为一流的散打选手连二流的拳击选手也打不过,象您所说的道理散打选手练踢打摔即使散打选手不用腿法和摔法一样能用拳法啊,散打选手不用腿法和摔法,拳击选手也不能用啊,公平呀!当然不公平,散打选手打拳击比赛有百分之六十的练习是白练的。同理,让太极选手上擂台和散打选手比太极选手有百分之六十的练习是白练的,公平吗?也就是这百分之六十的练习不同造就了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的区别。


       不光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之间因为规则难以比较,竞技武术之间也因为规则不同难以比较。如几次中泰对抗赛中每当规则倾向散打规则的时候散打选手就取得不错的成绩每当规则倾向泰拳规则的时候泰拳选手就取得好成绩。是不是我们的竞技散打就能和竞技泰拳平起平坐了呢?个人认为20余年历史的竞技散打还不能与100余年历史的竞技泰拳相抗衡,泰拳选手不但有出众的肘.膝技术和腿法在拳法上很多泰拳高手都能进入世界几大拳击协会前十名甚至是金腰带。尽管这样每次中泰比赛泰方与中方在比赛规则上还是寸步难让,为什么呢?还是因为在选手实力差别不是很大的情况下决定胜负的关键就是规则。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5-10 22:13:30编辑过]
发表于 2005-5-11 01: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高手没几位可能是事实,也就是说现今没几个人把太极练好了,练对了,但不能说太极不如其他拳种,此其一。


其二,能不能发“寸劲”与戴不戴拳套无关,戴拳套只会减轻撞击力,但不会减少整个劲的能量输出,受者必然会被这股能量所震动,至于发不出来则是没练好,只能怪自己。“寸劲”也不是太极所专有,甚至散打也提倡用寸劲,只是这些散打手急功近利,没好好练功而已。


再说,就算规则限制了许多技法的使用,但太极劲法是不会被任何规则所限制的,太极身法,步法也是不会被限制的,光这三样就能打赢。实际上,只要能做到“闪进”二字,太极必胜。


最后还是这句话,只要有真功,没啥擂台不敢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本站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