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洪式太极拳一个新起的流派,洪均生先生在陈式的基础上改进和创新的,洪式太极拳有他独特的技击风格和特点。欢迎登陆www.hstaiji.net
使用道具 举报
“洪式太极拳”名称的由来及其风格特
何 淑 淦
“洪式太极拳” 这一名称早在洪均生老师传授实用拳法前后的研习者中流传, 但从未正式确定,是以过去未见诸报刊。近两年来,我们这里已习惯把这套拳法称为“洪式太极拳” ,以区别陈式太极拳老架。 因此,我的学生李驻军在《武魂》杂志上发表的文章中使用了这一名称。 使用这一名称是有根据的,这是因为:一、洪老师传授的实用拳法与陈式原架在练法上有了很大区别, 具备了自己的风格特点;二、 洪老师对太极拳理法有了创造性的发展;三、这一名称早在练习者中流传;四、洪老师逝世前一年曾写过一条横幅“洪式太极”。为说明以上问题,有顺便简述一下我学拳和老师改拳经过的必要。
我认识洪均生老师是解放前, 他家当时住在济南阁子后街陈庆伦先生前院,我家住阁子前街。我父亲与洪老师有文字交往,结下友谊;解放后共同搞生产救灾, 过往更密。1949年冬,我患了肺炎,洪老师多次看望, 春节期间,他看我体弱,劝我加强体育锻炼。说他幼时羸弱多病, 药当饭吃,后习练太极拳,身体强健起来,劝我跟他学练太极拳, 我没有兴趣,认为打太极拳是老头的事,少年儿童怎能练这玩艺? 他连续一年不断劝我,他抄一些陈式太极拳歌诀,并把他写的诗词给我看。 他的清秀圆韵的小楷书法和意境幽远的诗词使我赞叹和倾慕, 对太极拳理法也逐渐引起兴趣。于是在父亲的敦促下1950年底的寒假在我家正式拜师学拳, 他向我讲述了“七传七不传”的门规,但他说: “这是从前定的规矩,现在随时代的发展应有所变化,但有的规矩是应当遵的。” 我学了一年的基本功,主要是压腿,划太极圈,练腰裆劲。 1951年暑假,才在汇泉寺每天早、晚教我套路。
为了说明问题,何师爷文章不免长了些,请读者谅解!
不知道阁下是怎么认识“太极拳什么时候才可以单称一式” ?
我个人认为在传承过程中,继承前辈拳式中有了发展和变化,理论上有了突破和创新, 具备了新的风格和特点,形成了一个新的流派,这时就可以称为新的一式,就可称为某式太极拳。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Powered by 温县太极乡音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 1997-2025 太极网 太极乡音 持有注册商标®太极拳 出版物许可证
豫ICP备05002751号-1
豫公网安备 4108250241088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10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