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来陈式太极跟所谓108式也无干系。刚才看了陈式论坛有《用武要言》,冠名又变陈鑫了,说是出自《三三拳谱》,练炮捶用的,实为心意拳的《交手法》和《心意拳诀》的抄录本,跟太极也无干系。
现今对拳史的考证可谓空前繁荣,可就是谁也说服不了谁,并不是所有考证都不具说服力,而是圈内各家来个死不认账,任你说破嘴也就当没听见,令这些考证者无可奈何,整个白忙!
其实还有一个考证办法,那就是拿拳说话,别误会,不是要打架,而是根据拳理,拳架,行拳风格来区分异同,并依此顺藤摸瓜,找出源头。因为,任何学问的演变发展都是渐进的,总有一个中心内容贯穿其中。拳学也不例外,拳术的发展演变也是有其漫长历史的,不能想象某人闲来无事,就能造出与以往截然不同的拳术来。
拿杨式和陈式太极作比较,两者有很大区别,首先拳架名称编排大不同,而且同名拳势无论外形和劲法都不同;陈式太极讲‘缠丝劲’,而杨式没有这种劲;再看发劲,杨式多发‘直劲’,而陈式有些发劲是‘转的’,看不太懂;从步法看,杨式每一势必一虚一实,而陈式却有站个大马步半天不动的拳式!这不是‘双重’吗?疑惑!
从上述这些看,陈,杨两家必不同源!说杨式由陈式改编而来,改的目的是去掉难动作并不发劲,结果改了个天差地别,面目全非了!其实,现在的陈式不照样可以不发劲,照样可以慢慢打,照样有无数老爹老妈天天玩吗!杨露蝉何苦如此费尽心机,他这哪是改呀!简直就是‘闲来无事’造拳玩嘛!如果这种说法都能信,我简直就是一瞎子,一弱智!
再看源流,翻遍各家拳谱,除陈家外,没一个有‘缠丝劲’,如果天下太极出陈家,各家竟没有一个学到这陈家不能不懂的‘缠丝劲’?而且各家太极的风格都倾向与平和柔缓,用意不用力,唯陈家有跺脚,哼,哈的用劲,他们各家学得也太离谱了吧!
所以,陈式太极是区别于其他各家的独特的太极,同其他各家都不同源。其源于何处呢?从拳论来看,只有陈鑫的拳谱对‘缠丝劲’有详细的描述,所以,现在的陈式最有可能来自陈鑫,而陈鑫之前就不清楚了。
再说杨式,师傅是陈长兴,所以陈长兴的太极不是现在的陈式,而是现在的杨式。陈鑫的太极不是陈长兴的太极,陈式太极肯定不是陈长兴所传。
再往前推,看拳论就知,杨式及其他几家拳式,劲法,风格更符合王宗岳的拳论,因此,他们几家的拳法同古论太极一脉相承,有者悠久的历史传承。
而陈式的劲法,风格却与古拳论有距离,陈式一脉应另有源头,但不是王宗岳。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7-7 0:30:24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