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下是引用天龙在2005-7-5 9:13:19的发言: 呵呵~~~!10年?在武当山有10年功力的不下一百人,可他们又怎么样了?一样什么也不是!太极拳注重的是修为,如果心里注重的技击,我想一辈子也不会有什么成就的.太极拳在技击中一定不要注重一切外在的东西,要注重自身.这样才能发挥自己的潜意识能力!
还是不敢苟同,我一直以来的观点就是,太极拳作为一种拳法,创编时的初衷并不是养身,而是实战,养身只不过是习练太极拳的副作用罢了。目前,随着国家对太极拳的普及,24式等太极拳逐渐成为了主流,而练过24式的人大部分对太极拳都颇感失望,因为一套拳法如果成为了中看不中用的花架子,那么就丧失了中国传统武术的底蕴,就再没有它应有的魅力和价值了。 这并不是24式的错,错在这些盲目学会动作就到处教人的人,要知道太极拳中一个细节错了,整个动作就错了,就做不到很多动作的内在要求。
我跟随我师父练太极拳也就4个来月,以前也没接触过,只不过一直都有很浓厚的兴趣,正是学拳后,身体的柔韧性,包括力量都有提高,以前摔一个人总是摔不倒,现在摔一个1米八左右,180多斤的人很easy,而且绝对不拖泥带水,往往被摔的人起来都要问我他是怎么倒的。而我跟师父摔的时候80%的情况下是粘手就倒,不光是腰劲等力量,还要有技巧,以及很重要的速度。前天晚上我们师兄弟和师父一共9个人,按照陈家沟的摔法训练方法,我坐庄,7个师兄弟轮流跟我摔,每个人都至少被我放倒了5次,而每个人的时间只有三分钟,最后师父跟我只比划了2秒钟我就倒了。而一个月前我跟我们学校一个跆拳道黑带的人比试,虽然他腿法很快,但是没什么机会,打到我身上都没有了力道,这种朋友之间的比试还不敢用肘,而两个月前在武汉中南电力设计院前跟四个小偷打,就是用了拿法+摔法,肘击打翻了两个,总共不超过15秒钟,而且,真正的打击是让对方一击之下就爬不起来才有效,如果我没做到,另外两个就不会不敢动手。至于陈瑜说拳版的版主xiaohu,我是认识的,管他叫胡哥,功夫比我高两三个层次吧,在成都的黑酒吧里面一个人打七个,是我的偶像和目标。
所以,我通过习练太极拳后,并经历过一些事情后,对中国传统武术的信心很大,太极拳并不是一定能够让别人打不到身上,而是打到身上没有效果,当然,能不被人打中当然更好,不过这种听劲后发而先至得境界,我还远没有练到。别人的力道打到身上后,马上通过悬腰转胯卸力,然后再借力,将别人引背的同时可摔可打。在这个过程中,我认为要做到两点,第一,速度当然要快,否则根本借不到力,但盘架子的时候要慢,因为越慢越累,越累越磨胯,越涨功夫;第二,要明白到底什么才是松。松不下来化不了劲,僵着就自然要承接对方的力道,自己容易受伤。同时松不同于丢,并不是塌,松就是让对方在一瞬间以为自己力量占了上风,就差一点就能把对方打中,这时候就再往前送拳继续攻击,而在这个时候身体却没来得及跟上,这样重心不稳,你再马上顺着他的方向加把劲,那对方整个人的劲都散了,这个时候挂脚也好,肘击也好都可以了,绝对是很小力气取得很大效果,四两拨千斤嘛。如果不是松而是丢,那么绝对不可能诱使对方踩进这个陷阱,那么对方要不就马上收拳了,要不就整个人跟进,那么你一点招都没了,这就是为什么再擂台上老是被人追着大左闪右躲难看之极的原因。同时,还要会找机会,避其锋芒是正确的,但不能一味逃避,别人在进攻的时候往往破绽也多,瞅住机会进步打是很重要的,这也是速度练习的一个目的所在。
所以我认为,练习太极拳不能因为太极拳平日里比赛也好,练习也好,好像没什么厉害的就否认太极拳的实战功能,也不能因为战绩不佳而可以逃避这些实战的问题,用“养身”来做借口。
顺便说一下,我师父是陈家沟人,21代的,可以同时对付三四个武警,信不信由大家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