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hwl369

[转帖]内家拳旧闻5——武学泰斗孙禄堂(转自北大未名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2-7 15: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孙禄堂先生与郝为真先生交往始末


民国元年,郝维祯先生来北京拜访同乡杨健侯先生,时杨健侯先生的弟子、在教育部任职的许禹生在北京创立北京体育研究社,主要传播太极拳。初来北京时,郝为真想通过杨健侯的关系,借助北京体育研究社的影响来发展他的郝式太极拳(解放后又被称为武式太极拳)。北京体育研究社是当时北京教习太极拳的主要组织,有一定的影响力。但是当郝先生以访乡友的名义找到杨健侯先生时,却受到杨健侯先生的冷遇。因此,许禹生也就不敢把郝维祯留在北京体育研究社。但许禹生觉得郝维祯的功夫确实是好,后来就把郝维祯介绍到“四民武术社”。“四民武术社”虽以形意拳为主,但也兼教八卦、太极、通背等。当晚,邓云峰先生请郝维祯乘黄包车去外面酒馆吃饭,下车后郝维祯要付车钱,邓先生忙用手阻拦,没想到郝先生一卸力,邓先生伸出去的手一时竟未能收回来。于是知道郝先生功夫不俗。饭后送走了郝先生,邓先生就赶到孙禄堂先生家,告诉孙先生遇到了一位好手,并请孙先生第二天去“四民”与郝先生会会。第二天孙郝见面,相互倾慕,谈得很投机,并进行了切磋。开始时,郝为真静立不动,孙先生一跃至郝面前咫尺,郝急出手,孙先生忽又退去丈外,待郝先生手刚收回,孙先生又至面前咫尺,一连数次,郝为真击不着孙先生。郝为真先生惊叹孙禄堂先生轻灵矫捷世上无双。于是郝为真先生说:“太极拳需搭上手才能见其妙。”于是乎孙、郝搭手,未想一搭手,孙禄堂先生即将郝为真先生放出。郝维祯大惊失色,孙先生忙说:“这是按照您刚才的说法走的劲。”算是为郝先生打个园场,找个台阶。郝先生很吃惊说:“真是奇了,怎么就这几句话,您就胜过了我这几十年的功夫。”于是郝先生知道孙先生的功夫在自己之上。所以以后郝先生也就不到“四民”来了。以后郝先生去了天津武士会呆了几天。再回北京时,郝先生染了痢疾,病倒在宣武门的一个旅店(注:李集峰先生的叙述中没有郝先生病卧逆旅的说法)。当孙先生听说郝维祯先生病倒在宣武门后,立即赶到旅店,将郝先生接到家中请医喂药。月余后,郝先生痊愈。在这期间,郝先生在与孙先生的交往中知道孙先生正在研究整理各派内家拳术的技术和理论。郝先生为感其恩,无以为报,于是便主动提出把自己研究太极拳的心得窍奥告于孙先生,以助孙先生对内家拳术的整理和研究。这也正是当时孙先生求之不得的事情。于是孙先生对郝先生折节持弟子礼,前后向郝为真先生学习了三、四个月,又经反复研究揣摩,于三年后大悟,终将形意、八卦、太极三拳合而为一,互补相融为一个武学体系。


据孙剑云老师讲,她在四、五岁时曾见过郝为真先生,当时孙先生与郝先生一起喝酒,孙剑云坐在父亲身边,孙剑云记得酒从烫热的酒壶中冒出来,郝先生指着冒出的酒,对孙剑云说:“酒仙!酒仙!这是酒仙过路。”于是孙剑云老师每次烫酒时,总会提起这件事。但是,吴文翰讲郝为真先生只是在1914年来过一次北京。以后再也没有来过。吴文翰这个说法的依据是什么,就不得而知了。


发表于 2006-1-19 13: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些架子是技击架,有些是推手架,这一点稍有技击经历的人一看便知,至于功夫好坏看看拳照,1.松透否?2.意在体外否?3.神领全身否?。。。。。。


包容别人,谦虚自己才能进步。永远记住六经注我,而我非注六经。


融会别人的长处,共同发扬太极拳。

发表于 2006-3-3 22: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也就是睁着眼睛说瞎话的本事!!!
发表于 2007-3-24 11: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史实。否则,孙门弟子就不会一直把形意、八作为基础

一是旧情难割.二是自己再不练形意,八卦,那不等于说;就是不如太极了吗'

孙禄堂的功夫真要比郝为真强,就不会学太极拳.我的东西比你的好,我干吗要学你的呢.这是常识.

发表于 2007-3-24 19: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郝为真是为了报答孙禄堂先生的搭救之恩,主动提出将自己的太极拳经验告诉孙先生作为参考。如果郝为真的功夫高,孙先生就不会继续要求弟子和子女练习形意、八卦啦。孙禄堂先生博采旁参各派武术,并不等于参考了哪门拳术,哪门拳术就比原来学过的拳术高,只是说明这门拳术有自己的特点而已。这才是常识。孙禄堂先生的实战武功在郝为真之上是事实。为此郝少如还专门向孙存周先生学形意拳呢!

发表于 2007-3-30 01: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孙禄堂的武功已如道境之门,因而以太极拳归宗;那一时期能与其伯仲之间的寥寥无几(但还是有如形意的../通背的...).

内家武学的关键不简单是易筋拔骨,筋长力大;最要者在于要炼出骨阳!由内而外变化形质方可入化境!

发表于 2007-3-31 01: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孙禄堂先生的武功造诣在当时武林无人能及。向郝学拳,是郝为了报答救命之恩,由于无以为报,于是主动提出来把自己的太极拳心得告诉孙先生作为研究的参考。即使是在修道上的造诣,能知其音者也是寥寥无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本站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