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古代人认为,天有三宝日月星,人有三宝精气神。所以,不论是何门何派的养生功夫,都是要涵养人身三宝精气神。精气神的涵养,关键是让三者会于中宫,也就是意守丹田。如果能做到神与气相团抱,心与命不分离,那你就永远是一个健康鲜活的生命。这就叫“三家相聚”,也就是精气神、身心命三家团抱相聚,不分离。所以,“养吾浩然之气”,在古代有不同的宗派,也会有不同的方法,但是它们指向的东西都是一个。在这方面,我认为,道家的研究是最有成果的,因为道家追求的是养生长寿。
《易经》是中国文化的根源,医、武、儒、道、养生等,都要指向这个总原则。《易经》的总原则就是“一阴一阳之谓道”。河图、洛书作为比《易经》更早的图谱,河图是先天的,洛书是后天的。先天为体,后天为用。也就是说,天地的存在是体,四时、万物的演变是天地的衍生。这是用。人也是这样,在出生之前是先天,出生之后,人必然有喜怒哀乐、动静行藏、生老病死,这就是用。我们养生,或者是“养浩然之气”,养什么?必须要知道这一点,知道这些原则。至于方法,要各人随各人的机缘,根据各人的悟性和体质,来进行选择。但是,有一个总原则,就是“道法自然”,反对拔苗助长。道法自然,不是自己想怎么就怎么,而是要遵从自然法则。
我们还要清楚,一般意义上的养气和真正修炼意义上的养气,还不是一个层次。一般意义的养气,是指一个人心态好,没有过多的欲望,生活乐观,不追名逐利,不浮躁,很恬淡。这样也能达到健康长寿。而真正修道意义上的养气,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这种修炼是专门人进行的修炼,要食气、服气,练习吐纳之术,通过后天之气练习先天之气……等等。比如道家的修炼就是要返本还原,讲究炼丹。这个丹,不是一个实体的东西,而是精、气、神髙度凝结后的至微至精的能量。
总之,不论是哪家修炼法门,不论如何养气,我认为要明白以下两点。第一,平常心就是道,道就在日用中;第二,如果想追求这方面更高深的学问,一定要看个人的机缘,看个人的恒心和意志。
秦庆丰:少林拳的养气功法
中国传统武功中的身心修炼过程,十分注重以养气为核心的整体与统一的修炼,它是保证武功技战水平的关键,是保证武功练习者在此基础上达到健康长寿的重要方法。
中国少林武功中的养气锻炼,是中国传统体育和古代医学相结合的产物。古老的医学气功和武技养生,原属两种不同的范畴,但在长期的实践中,武功养生和医学气功,互相融合,互相促进。武功的修炼吸取了医、道、佛家的养气精华,充实了少林武功的完整体系。少林武功的养气方法,又称气功,有几千年的历史了,《黄帝内经》中就有“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等比较全面系统的辩证施治的养生论述。此外,古代文献中,对养气、养生的方法,记载的很多,比如老子《道德经》讲“虚其心,实其腹”“致虚极,守静笃”;《庄子》中有"“吹峋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伸,为寿而已”;后世的李时珍、孙思邈等医学家等,都对气功养生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中国养气功法发展至今,对其研究正逐步深化,其应用范围也更加广泛,目前已经成为中国武术内功修炼的基础和探索人体奥秘的课题。
中国古代对养气功法的称谓有多种,有吐纳、导引、行气、服气、调息、静功、禅修、止观、炼丹、内功等等,虽然名称和锻炼的方法不同,但均属中国医疗和养生的范畴,它涉及许多学科,同祖国医学的关系尤为密切。中医学是从全身经络出发,辨证施治,其功法也是从全身经络出发,以此为基础,它是养生的根本方法。它讲究运用练气、聚气、运气之法,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养元固本。经络顺通,疾患可愈,既可起到防病强身的作用,又可开掘生命的潜能,达到益寿延年的目的。古代的养生之术起源于中医学,不仅有丰富的理论,更有几千年的实践,因此,我们应从中医理论方面研究,以使养气功法在祛病延年,强身健体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少林拳的养气之法,是通过自我的意念来锻炼人体精、气,神、力,它是习武不可缺少的内功练习功法,正如孟子所讲:“其为气也,至大至刚。”《少林拳术秘诀》中说:“气功之说有二,一养气,二练气。不过,柔术之功用多在于取敌制胜之中,故为养气尤不可缓也。”指出了少林功法中的养气是为了克敌制胜。其锻炼,对于武技水平的提高有直接的意义。否则,纵然练到“皮膜厚结如铁膜,反而可因为妄用其力而残身……”所以,少林武术特别注意外功练习的同时,练习内养功夫。养气之法,与武技相结合,也是少林拳内容的精华所在。
那么,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怎样养气、养生,使自己获得健康呢?无论是习武者还是为了健康练功的人,首先要选择最适合自己,最简便的方式,这是最为重要的,如站桩,坐禅等方法。下面,我以少林十八罗汉掌中的玉带桩和少林坐禅功为例,讲讲少林拳的养气法。
玉带桩的练习方法是,两腿膝关节微屈,两脚平行站立,与肩同宽,脚尖朝前,身体端正,下颌内收,口齿闭合,舌抵上膛,两臂环抱腹前,两掌心朝内,掌指放松,中指端相对,与腹部相距约,5~20厘米,与肚脐相对,意守肚脐(神阙穴),即我们通常称为的丹田部位。同时,保持全身放松,呼吸自然,身体内外相对安静。
少林坐禅功的练习方法是,采取双盘膝,单盘膝或双腿交叉的坐姿,两掌双叠放于腹前。如环境所限,也可以采取两腿放下正坐,或者侧卧、正卧等练功方式,此时,两手可以放在腹部,也可以放在使自己放松的位置。关键在于凝神守中,意守丹田。随着时间的延续,丹田位置会产生热感和自然的腹式呼吸,此时,要随意关注,勿妄追求。
通过以上两种气功养气的长期锻炼,人体会产生一系列良性变化,会使身体内部脏器、四肢血脉的运行得到气的荣养和推动,此时,养气、养神,养生的作用逐步形成和开始,尤其是中老年人,采取吐纳养生的练功方式,是十分重要的。这里一方面要注意四季寒暑的变化,每日练功宜在早晚,采取相适宜的练功方法:另一方面要注意地理环境的不同,最好选择空气清新、安静、温度适宜的环境;再者就是要注意人和。目前,影响练功的心理因素很多,人们的生活压力大,心理紧张,要学会心理调整,以乐观的心态面对现实。尤其是练功当中,要学会克制,能够平和自己的情绪,要宽容大度,做到荣辱皆忘,努力创造一种健康和谐的生活环境,心中始终保持一种正气,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心静,有利于练气、养气。通过练功养气,不仅使自己获得身体的健康,更重要的是得到心理的健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