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4631|回复: 0

太极拳是有自己的独特所在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7-7 15:55: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身法中正,平衡,顺应自然。乃成中定之条件。久之,而养成中定之功夫。没有中定,太极拳的技术就无以发挥。如此,即使能打人也必然不是用太极拳的功夫和技术产生的效果。
而中定的重要性有的人用不倒翁来形容,有的人用天平来形容。这两种形容都是为了说明此拳要先求一个底盘稳定,即自己的中心,重心始终要控制在可控的时空范围当中。以不倒翁为例,任人推搡而能随时起来复原。但人是活的。不能在那等着别人把自己推倒了再起来。而是通过不倒翁的原理明白底盘的重要性。

以天平而言,天平要想称物,首先要自己的底座安稳,然后两边才可以度量。因人是活的,所以延伸到人在动态的时候就是要把自己练的底盘中定,然后用两手臂好像左右之平一样去度量来劲。这就是杨家老谱里说的“尺寸分毫解”。

那么,太极拳的中定在哪呢?就是腰间(命门)这个区域。它重要的到了什么程度呢?就是动静开合都要从这里开始和结束。它可以用纸扇的开合原理去说明。

纸扇在打开的时候,以扇子柄(腰间)为轴心,扇子面会向不同的方向以同等的速度和力量打开。在闭合的时候也是如此。太极拳练的玩意儿之一就有这么个原理。即,没有扇子柄(腰)的轴心,扇子面(动作结构)就散了。柄轴和扇面是缺一不可的。而方向相反则属于阴和阳的属性,这种阴阳对侧的性质在太极里用虚实去界定。而力量相等则属于节节贯串的范畴。这种均匀对等的力的形态在太极里又用“运劲如抽丝”去形容力道要大小均等。

所以在习练的时候,要求周身须围绕着腰间(命门)去动静,开合。反过来也可以说,处处都是用意去保持腰间(命门)做为开的时候,动的时候的发动机。练出的劲是要从腰间(命门)这里往上半身和下半身呈两夺的姿态均等的出去的,不许任何地方多一点,少一点;快一点,慢一点。这样才能保证始终的整和稳定。而在合的时候,静的时候劲又都从外部用意去对等的均匀的向腰间(命门)收回来。这是它要求慢练,松练的原理内涵所在。

因为它是极为重视身法的。有身法八要的要领。八要真的做好了,背部就应该具备形成弓的条件。背弓形成了,则两手,两脚的弓也就形成了。这在其他太极拳里叫一身备五弓。在犹龙太极里叫做“臀收偃月三张弓”。实际都是一回事,只是说法不同而已。

以上是太极拳自身习练原理的大致所在。《太极拳论》说:“先求着熟,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

着熟就是把每个式子的用法都要弄明白。它之所以有那么多式子就是为了在不同情况下的不同手法的运用。而用法熟悉就能懂劲了吗?那自然是不可能的!拳谱里说“轻灵活泼求懂劲。”轻灵活泼不是说像猴子那样灵活。而是说练出来的劲在自己的控制中的自如有效。这样自如有效的劲应用在不同的式子中方能给其以灵魂。而轻灵活泼就是从我之前说的那些原理以及具体的练法中练出来的。太极拳里说:“松则沉,沉则稳,稳则轻,轻则灵,灵则变,变则化。”所以,第二步轻灵活泼的用法是基于第一步的松沉练法上出来的。

太极拳不是那种硬打硬进的性质。它是先化后打。不化不打的“后发制人”的性质。即所谓的不丢不顶。不丢就是要粘住对方,随曲就伸。而要想粘上对方首先就要和对方接触上,即沾上。这个效果,原理就好像蚊蝇落身。首先它不能和我们的势头对着来,那样首当其冲,非死即伤,还哪有沾身的机会呢!因此,它不正面迎头而上,而是绕过风头,避实就虚落在人的身上。这里体现了一个轻灵。而后无论人怎么折腾,它都尽量去抵消给予它的力量。这种劲力的顺遂变化就叫活泼。能达到沾粘则就是做到了对劲懂得了运用。即懂劲。

大致上就是这么个用法原理。

这种原理应该说是很巧妙,高妙的。但是,做起来实在是太不容易了。所以,太极拳比形意,八卦出功夫慢且晚。不仅要做一番心性的功夫(练的过程中也自然锻炼了人的耐性),还要有极高的智慧。

而从辩证的角度而言,世界上没有绝对的东西。它的这种原理虽然是好的,但是分使用人自身功夫的深浅和技术的掌握程度,以及对手的功力大小而结果不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本站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