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3794|回复: 0

如何练好陈式太极拳应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7-15 18:01: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古传[color=rgb(68, 68, 68) !important]陈式太极拳协会理事长 李章仁
ㄧ、前言
时光飞逝!习陈式太极拳二十多年,记得二十多年前先就学于王嘉祥师于成大榕园,然后再受教于杜公毓泽师,杜公可以说在台陈式太极传人辈分最高者,我早年在力与美杂志第八期中就有介绍过,当年从学杜公,杜公发一掩手捶,简捷劲整,于我映像深刻,遂游学此拳艺,举凡推手、应用、剑术、刀术、兵器等无不涉猎,对此拳种深感精奥,为宏扬此拳艺,致力钻研发劲与应用,久练不辍,方知其艺高深,其中道理,亦可以小以见大,谓之练拳是为道。练拳习哲理,武道之实践,是拳不只能强身,亦能修身养性,鑫公有言:拳者权也,能知阴阳是为权,此权为拳,故手非手拳非拳,全身皆是拳,是以昭然。所以陈式太极拳可说是武术史上一大发明,然陈鑫是将其拳理发扬成为哲理之大功臣,陈鑫著作陈式太极拳图说,将它从单纯武术运动变成一种深度哲理运动,完备了太极拳整个体系,对于后世百年整个太极拳思想影响甚深。所以太极拳之练法心得,无不在权衡二字,于对敌制敌亦然,二字之妙哉!故动静交相之中,权寓其中,理亦居中,求其平衡中,是谓太极,即谓中道,是谓率性,能合于自然,终于天人合一,这是此拳理能通于天理之意。
我看过许多学生练拳习拳,有拳招无拳意,故曰:心意不调,拳为死拳,死练死拳,拳艺不高。简而言之,练拳须劲到、意到、气到,则内三合;内在调和,无有散涣,精气神方能淬炼,则外形景致自出,方是有意之拳,为有生命之拳。对应用而言,有意之拳能伤五脏内腑,无意之拳则伤皮肉筋骨,对拳而言,非只是运动而已,能抒发情绪,亦能修练心性。功深者,从散发气息,得知情绪,是意气风发,是风平浪静,是深邃难测,或是杀戮之气,或是初学稚气,各有其可理依寻。是故意念与身心相合,拳境高者可自由控制,境界低者不自知,何为所用?全凭一心,是拳可修心,亦可修身。
所以练拳必须有心,无心之拳是为死拳,心中无意,拳艺不高,纵然费尽心机,不免遗憾,错用心地,无妄成灾,须于戒慎之!打拳,皆有作意?作何意?无意是为行尸走肉。打拳外面形迹,里面精义。意吾心之意思也,心之所发谓之意,心正意则正,则官骸所形皆自然中规中矩,实理贯注于内,自无冗杂相参,身法有时偏斜,亦是中正之偏,偏中有正,具有真意,其意缠绵不绝,非硬挺霸气,其刚气何来?一则理发,一则气炼,此气非?刚,至中正气是形刚意刚,但却内函柔念。若是硬手,纯由气炼,若刚中有柔,柔中有刚,是由理发。故吾人所学,当留心体会,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古人有云:拳打千遍神情自现、拳打万遍神理活现。此时更说明应用之难,身形不自若何能说应用,多半碍手碍脚,从应用这名字,就知晓是拳法最高的变化与功用。对陈氏太极拳的应用而言有百分之八十皆是摔法,所以更是难以理解,不经解说,难以习之用之。一般人对太极拳的印象是不实用之拳,在民初后鲜有应用实战高手,泰半多为误解为养生拳法,其实拳法是集自卫、防身之实,所以拳法必有其功用,不能推托只为养生。一般拳法之应用原则,多半强压弱、刚制柔、快欺慢,先哲能以慢敌快、柔克刚自是有一番原理。正因顺理而行易,逆道而行难,故在?拳授课,时常会知学生拳理须通,而后拳艺须精,则应用方能深入与扎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本站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