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习 武 逸 事(一) 肇始国术 父母都望子成龙。笔者该上小学时,父母要小屁孩的我去考当时南京市最好的小学——南京师范学院附属小学,人称“南师附小”(即现在的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因为有大名鼎鼎的斯霞老师在该校。不想一考中的! 南师附小确实好,校园可说南京市小学里面积最大的小学,有2个操场,一座假山,可在上面玩官兵捉强盗游戏;教室多且好,学习课程语文、数学、地理、音乐、英语(四年级加上)图画、手工等,各任课老师教学都很棒,师生的感情很深,数十年都念念不忘。课后,各处的秋千、巨人步、爬杆、小跑道、小足球、十几张乒乓桌等是我们的疯狂的玩具,完全符合毛主席他老人家说的:“德、智、体全面发展”。 附小以学习见长,语文老师见笔者的作文有点意思,便送笔者与另一同学张渡到玄武区少年之家的文学班造就(即现在的第九中学对面)。文学班老师上的第一堂课使我学会了作文的形容夸张:“大街的氖灯犹如猪尿泡”,哈哈哈,把我们笑弯了腰。 四年级时,由于笔者乒乓球打得好,体育老师又送其到中山东路少年体校,即中山东路体育馆(现在的南京市全民体育健身中心)集训,并加入了南京市青少年乒乓球队。当时我们都崇拜庄则栋、李富荣等,笔者就训练两面攻打法。所以,你一看我那架势,绝对的正规,呵呵。同时,笔者还是学校7人校足球队的中锋,当年就拿到了玄武区小学足球比赛亚军。哈,打小就是个顽主! 四年级的一天,一个漂亮的大姐姐带着笔者来到鼓楼旁边,只见一伙大哥哥大姐姐们在弄枪舞剑练拳,哼哈噼啪,煞是好看。小公鸡头的笔者哪能不喜欢,上去就拿刀剑比划,跟着拳架模仿。 “志娟姐姐,我要学拳”。对着大姐姐说道 “就是带你来学拳的,小笨蛋”,大姐姐笑着说。我开心死啦。 这伙学拳人的师傅就是南京市著名拳师徐公伟,带我去的大姐姐是他的女儿徐志娟,当时真很漂亮的哟。
徐公伟的师傅,笔者的师爷则是闻名遐迩的国术大师于振声。 于振声(1871—1959)号万升,一代查拳大家,回族,山东济南西关人。师从清代著名大师赛鹤鸿,杨鸿修。深得查拳、华拳、炮拳、洪拳、弹腿、等拳械要义。1919年与马良、杨鸿修、王子平、何玉山、吴志青等人在上海创立“中华武术会”。 1925年于振声大师定居南京, 1928年张之江在南京创办中央国术馆,凭着深厚的武术功底,被聘为国术教习,主教查拳,并兼任中央大学、 南京高等师范、金陵大学、东南大学的国术教授。在中央大学任教时,曾接受一个美国武士挑战,仅用两招就把他打翻在地,受到中央大学校长赞扬。八年抗日战争时期,南京沦陷,日本人慕名前往于家,欲聘其教授中国武术而被其断然拒绝。为谋生计,在家开正骨推拿诊所度日。抗战胜利后不顾七十多岁的高龄,又继续在原教学处教国术。解放后,曾任政协江苏省第一届委员会委员、南京市回民委员会委员。得其真传者有徐公伟、张天福、李书海、史布清、吴志青、徐文才、葛宝山、杨宝庆、李银根、于荣华、何福生、胡振国等。 至此,笔者求武于徐公伟师傅,先在鼓楼亭边空地(即现在的消防大队边茶社区域),后转到和平公园工字亭,开始了数十年的习武生涯。与徐师傅习练了查拳、十二路弹腿、十路埋伏、大小洪拳、二郎拳、武松脱铐、少林双刀、杨家枪、梨花枪、梅花剑、五虎寻羊棍等拳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