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太极网

查看: 2957|回复: 0

习 武 逸 事(七)小试太极/罗永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8-8 09:10: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事(七)
              小试太极
在我得意之时,师傅告诫,可以学练太极拳了,我不以为然。因为当时看不上太极拳,慢腾腾,软塌塌。
一次在师傅家聊天,说道与李老师徒弟交手取胜之事,师傅说,你用通背劈挂招法进攻,大胆进攻。我即左脚挪步左手虚晃,右手轮臂随右脚前行,向师傅颈项劈去,我以为师傅会运用查拳里的招式应对,哪知我还没明白咋回事,就觉突然失空,右手臂被轻轻一碰,身子前倾,跌扑于床上。我觉奇怪,也没觉师傅如何动作,我就完了?我疑惑地再来一次,如出一辙,乖乖,厉害!我赶紧追问究理,师傅一边讲解一边回答:当你右手劈来,我只微微右旋,右左手依次接住你手,轻轻一捋,你进攻右手及身形落空向床上跌扑而去,这就是太极拳中“捋劲”。此时我方明白师傅使用的太极拳招术。
原来师傅的太极拳来自陈照奎。1962年,陈氏太极拳第十一代传人、“太极一人”陈发科儿子陈照奎应南京市武协邀请来南京传授陈氏太极拳,当年南京市稍有名气的武术拳师都去中山东路体育馆与陈陈照奎学太极拳,一期三个月。
太极拳与通背拳有些瓜葛。据说陈家沟当年有位拳师叫陈永福的外游到山西洪洞县,洪洞也是习武之乡,乡亲待其很好,为报答乡里,就想将太极拳传授。但陈氏祖训太极拳不可传外,陈永福于是大改太极拳,并将姓氏也改为郭永福,而改动的拳术称谓“通背缠拳”,遂郭永福成为“通背缠拳”祖师,所以,我们今天看到的太极拳部分拳诀与通背拳拳诀很相近。
师傅说:太极拳讲究引进落空、舍己从人、四两拨千斤等等。于是,我开始向师傅学习陈氏太极拳。学练了通背劈挂拳后,似乎对学练太极拳是有帮助,上手快,领悟的也快,中间还不时穿插推手听劲。当然是很初级的。
当时虽已复课,但要“学习解放军” 住校军训。第十三中学的操场大而好,训练完了,我们初中、高中同学都喜欢坐在草地上边学习《毛主席语录》边较劲玩耍。当年只13——17岁,又是“文革”追捧“武斗”时期,大多数年轻人喜欢练习摔跤、拳击或玩石锁、石担,腹肌、胸肌、大头肌、二头肌练得凸凸的,胳臂都在35公分以上,如同现代的健美运动员,走起路来,两臂张开,步伐重重,以此显示力量和能打。这些人根本不把我们练武术人放在眼里。
高中有一练习摔跤、拳击,胳膊有35公分粗的同学名叫魏绕林,就经常嘲笑我,时不时挑衅,我都忍着示弱。这天,大家休息围坐一起,他与同学袁安康走过来对着我亮亮胸肌和二头肌,同学们起哄,要我和他比试。当时我想,事不过三,一次、二次让你,这次我就不让了,正好我也试试太极拳的舍己从人的走化劲。
于是站起来说,“比就比”!
他道:“比什么”?
我说:“你划道,我跟你”。
他道:“我们摔跤”
呵呵,好嘛,他用其拿手长项比我没学过摔跤的短腿。既然话说出口,就没有回头地了,就这么着。他年长我3岁,人高马大、粗壮魁伟,我个矮瘦小,身板单薄,整个就不是一个等量级的。
我们走向围圈中央,他如一般摔跤状,弓着腰,绕着我转开。我两手自然下垂,随他绕而准备,他上来一个抢把,迅速以左手揪抓我右袖口,随即又用右手抓住我的上衣领,两手向左下方猛一揿按,并立即以左脚外侧弹踢我右脚的里侧,企图将我右脚弹起离开地面时,便可迅速以右脚里侧拦踢我左踝关节的外侧,用“大拿弹踢”技法将我摔滚倒地(见图示123)。
1.jpg
我随他劲路而动:当他两手猛一下揿按,企图使我身体斜倾进而用脚弹踢时,我不与他抗力,肩胯松沉,将整个身体交给他,同时两脚向右滑动,保持了立身中正,身体平衡,这样来回几次,他总是找不到用脚弹踢我的机会。
魏绕林见这招不行,又使它招。
他两手抓住我双肩,用劲将我拎起,左右晃动,企图使我身体倾斜,可以左手反抓我左腕向下一挽,用力后掖,再使右手撒开抓腕及时叉在我的左腋下,向斜上方猛折其上臂,趁势以左脚拦踢我右踝关节的外侧,同时左手翻腕变成正把配合向左下方拉拽,用此“泼脚”技法致使我斜身翻滚倒地(见图示45)。


2.jpg
我仍采取前次方法,随他两手拎起之劲,双脚同时滑动,保持重心;他用右脚拦踢我左腿外侧,我左脚侧抬化开拦踢之劲;他用左脚拦踢我右腿外侧,我右脚同样化开。呵呵,他用“泼脚”技法数次没摔倒我。几次下来,我心中有数了,当他再次提脚想拦踢我时,我见其抬腿刹那,右脚抬起,使他拦踢左脚落空,我乘机用右脚反拦踢他站立之左脚,哈哈,他顿时重心失去,重重摔在地上了。同学们欢呼起来,我得意地绕场一周,他爬起来,尴尬地笑着说,“你还可以,还可以”。
但此人很好,反过来与袁安康一起向我讨教如何摔倒他之技术,我讲了太极拳舍己从人和化劲道理,并又比划试劲,他心悦诚服,并成为好朋友了,帮我几次“寻衅滋事、打架斗殴”。此乃后话。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