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习武逸事(九) 太极徐师 小试太极劲,我大尝甜头,决心好好学习太极拳。但好景不长,太极拳才学到一半左右时,“上山下乡”运动开始了,师傅是“四类分子”,是被管制对象,首批被遣押苏北劳动改造,我的太极拳生涯暂时中断。 和平公园工字庭练拳的我们也多有散去。我参加了南京市武术队原队长祁军领头的武术队,在南京大学南院食堂2楼训练,几乎每天下午都训练,长拳及传统套路,各种对练、器械,在那里我学会了腱子、小翻、侧手空翻、前空翻、后空翻等等跟头。一次不慎,保护没到位,一个空心跟头摔下把腰跌伤了,呜呼,休息了半个月,才可练拳。唉,外家拳伤人,我还是练太极拳吧。可师傅去了苏北,咋办?一天,我在玄武湖公园转悠到梁州,湖风荡漾,轻拂着宽阔的湖面不时泛起阵阵涟漪,我立于湖边,置身兹地兹景,顿感心旷神怡。不由地两手旋转练起了没学完的太极拳。 练着练着,感觉有一个人在注视。我停了下来,看那人,中等身材,身板结实,清秀的脸庞两眼特有神,那人走进我说:“打的陈氏太极拳”? “是的”,我答。 “噢,不错,有外家拳的底子,但外家拳的痕迹太多。” “还没有学完,师傅就下放苏北了”,我说。 “和那位师傅学的?” “徐公伟师傅”。我答 “噢,很好的老师,也是我们南工的武术老师”。(注,南工即原南京工学院,现为东南大学) 感情这位是南工的,与徐公伟师傅也有缘。 “请问您是……?”我问 “我也是练陈氏练太极拳的,我练一段你看看”。 他立身安逸,凝神运气,起势、金刚捣碓……缓慢行拳,打得和我的差别很大,我有些看呆了,直到那人练到云手停下,我还楞了几秒钟。 “太极拳要这样练吗?我不禁问道。 “是啊,陈氏太极拳要慢练,一路拳要行拳20 分钟左右。慢练才能体会和掌握内在的东西,慢后再快,快得才有劲力,以后要拆拳,讲解每个拳势的用法,再练习推手直至散手,尔后练习呼吸,练意练心,忘我无我,终归无极……”。一番拳理讲的我瞠目结舌,我只是贪婪地吮吸着那人的太极拳理。 “会推手不?那人问道。 “刚学,不太会”,我答。 “那好,你现在进攻我,用你所学过的任何拳术,包括太极拳进攻我,我基本不动,要动,顶多动一步,动二步算我输”。 于是,我俩搭手,哎,手一搭,就感觉他手上一点分量没有,心中窃喜,立即用力两手前按,突觉他胸部一收,微微一转,我如坠入深渊,朝他左下跌扑而去。奇怪,明明实在的胸部怎么突然没有了呢?起来再推。但他似无骨手腿,再用多大力气,被他化得无影无踪。偶尔逮着一次他右手稍直前伸,我右手扣他右腕,左手搭控他右肘关节处,企图用捋劲捋他向我右前下方栽去,哪曾想,他借我的捋劲,松沉右手臂,右脚小步前移插入我左腿内测,一个肩靠,我觉一股强大力量突击我左胸,抵挡不住,连连退步,一屁股坐于地上,同时内脏被震的慌慌的。 我喘口气爬起来,立即请教。原来,此人姓徐,名为忠琦,1960年的南京工学院本科生,当时为南京汽车制造厂工程师。自幼习武,曾从著名拳师、江苏省武术协会主席、南京市武术协会主席费隐涛习武,后拜师于陈发科弟子、上海体育科研所所长、著名太极拳家和理论家顾留馨学练陈氏太极拳。 我本来就想好好练习太极拳,只因公伟师傅下放苏北,我似无头苍蝇,今有明师在此相遇,又与徐公伟师傅同姓,实乃我之机缘。 我立即作揖鞠躬,诚恳表示想拜其为师学习陈氏太极拳。徐师看我先前练得太极拳,内心已经有意,故而愉快应允。 至此,我痴迷上陈氏太极拳一发不可收。当年我只17岁。
附:上述图片著名拳师简介: 王子平(1891~1973)回族人,生前任中国武术协会副主席,他生于武术之乡河北沧洲的一个武术世家,和佟忠义并称“沧洲二杰“,有“神力千斤王”之称。从学于鲁人杨洪修,精查拳、八极拳、龙泉剑,早岁行商关东,后投身军伍,以武术教练将士。一九一九年,俄国大力士康泰儿在北京中央公园献技,势甚嚣张,王激于义愤,当众挫败之。后又挫败西方力士马志尼、阿拉曼、柯芝麦、沙力文。在青岛时,曾遭日帝宪警围攻,王子平把他们一一掷至楼下,表现了我中华民族不畏强暴的精神和魄力。 佟忠义(1879~1963)、字良臣,满族人,祖居奉天,武术世家,以镖局营生。奉天佟记镖局誉满关内外,绿林无不敬让三分。佟忠义六岁随父练武,得名师传授少林拳六合门真传,以太极八卦步独步当世。对八仙剑、双剑、双刀、双钩、双戟、苗刀、马刀、刀枪、棍棒、方天戟、孙膑拐、弓箭、弹丸等兵器无不样样精通。佟忠义身材魁伟,臂力过人,其摔角功夫在大江南北未逢敌手。秉性耿直的佟忠义于1902年任京城巡捕营武术总教头,1910年任保定陆军武术总教头。清朝灭亡后任曹琨卫队待从武术教头及安徽军抚军武术教官。1922年在上海创立忠义拳社,除教拳、行医外兼任上海国术馆少林门主任教师、暨南大学武术教授、东亚体专武术教授、精武体育会摔角教师等职。1936年和1948年历任旧中国第六、七届全运全武术和摔角裁判长。新中国成立后任全国体总华东分会及上海市体育运动委员会委员、上海中医第五门诊部伤科主任医师。 佟忠义是饮誉中外的著名武术家,生前与王子平齐名,时人誉为“沧州二杰”。 费隐涛(1915~1987 )近代武术家,淮安清江浦南门外费家庄人。6岁习文,11岁习武,集武当、少林功夫于一身,年轻时浪迹江湖,遍访名山大川,结交各路拳师。1937年曾任国民党军政部武术教官。1930年在渝参加全国武术擂台赛,在击败数十名武林高手进入前五名后又主动退出,被武术界誉为“不争也君子”。曾因共产党员纪乐天是师兄弟而被日本人逮捕受刑。1954年应邀赴宁筹建南京市武术协会,选为主席。多次出任省武术比赛的裁判长和总裁判长。著有《群拦剑》、《简化少林拳》、《八卦掌》等。又创融形意八卦、太极醉拳、剑术及摔跤为一体的“费家功夫”,为弘扬中华武术作出了卓著贡献(笔者于2008年在南京电视台《文化南京》栏目“金陵武术漫谈”中曾专门介绍费隐涛武功拳技)。 顾留馨(1908~1990)上海市人,著名太极拳师及太极拳理论家。11岁开始习武,先后从陈微明、武汇川、徐致一、吴鉴泉、陈发科学练太极拳,对杨式和陈式太极拳及推手有很深造诣。曾就读于上海南洋高级商校。1927年毕业于上海文治大学国文系。 1934年加入共青团,后加入中国共产党,以武术为掩护,长期在白区从事地下工作。建国后曾任黄浦区第一任区长。1959年受国家体委委托,赴河内任胡志明的太极拳教师。回国后应邀到中南海、北戴河和广州等地指导部分党中央和国家领导人练习太极拳。1956至1966年任上海体育宫主任,1979年任上海体育科研所副所长。1977年和1980年两次东渡日本讲学、授拳。1979年当选为中国武术协会委员和上海市武术协会主席,后应聘为上海体育学院兼职教授。著有《太极拳研究》、《太极拳术》、《陈式太极拳》、《炮锤》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