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习武逸事(十三) 黄龙三搅水 练武之人“以武会友”,与不同门派切磋交技,是练武之人提高拳技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天晨,我在太平公园(今郑和公园)练拳,感觉有一人在不远处始终盯着我。一趟拳走完,那人向我走来,微笑着说: “小伙子,练得不错呀”。一口京腔,感情是北京来的?呵呵,北京是京城,藏龙卧虎之地,武林高手皆是。再见此人,有1.75米的个头,阔脸浓眉,虎背熊腰,有50开外,上身一件灰色中山装,下着一件藏青色宽裤,脚蹬北京城特有的一圆口布鞋,走起路来,呼呼有声,一看,就是个练家子! “哪里哪里,还差的很远”,我连忙谦恭地说道。 “从师那位师傅……?”问起我的师门及有关太极拳问题,我一一作答,他微笑承听。他问:“会推手不?”,我答:“可以试试”。 两手一搭,感觉手很沉,圈子划了几下,他即刻上步发劲,我顺劲化解;再搭手,我一左臂挤,他一个撤步大捋,企图使我落空将我捋跌在他右身前;我随着他大捋之劲,上左步肩靠化解。他呵呵一笑:“不错不错”。我说:“敢问你的推手有点杨氏也好像不是。他哈哈大笑:“有点眼力,其实我练三皇炮捶拳的,杨氏太极拳会打,但不好……”。交谈中,得知原来此人名叫徐汉元,来南京出差,看我的太极拳不错,故而攀谈。看样子他在三皇炮捶拳门内很有名气,而“三皇炮捶拳”是古老拳种,怪不得,他的推手带点其他拳种的东西。也许是投缘吧,我们交谈了很久,并互留了通讯地址,并答应我若到北京帮我联系太极拳高手交流。 我们保持通讯联系,并就武术及太极拳有关为题想向他请教,徐老师也谦虚回答。且有所教诲。比如他信中讲:我的师兄弟看了你的信后说“小罗止(只)知陈氏好,不知它门高,要叫他知道陈氏古老落后,杨氏是从陈氏进化而来的,有高手有妙用,有真货”。我很是感激,也期待进京城交流。 不久,我有机会出差北京,住最高法院招待所。按地址乘了17路车好长时间到终点站,在丰台区永外双庙村找到徐汉元老师家。这是北京常见的四合院,待我敲门,猛地2条狗串上来狂吠,吓得我连连退步。一会主人喝住狗叫,开门迎客,一看是徐老师亲自迎来,我赶忙上去紧紧握手。走到里屋,他的2个弟子早已等候在此,我们坐在八仙桌边寒暄,上好的毛峰沏上。其弟子介绍,他们的师傅徐汉元是京城著名会友镖局著名镖师王月坡的弟子,为三皇炮捶拳第七代传人,现在是北京市三皇炮捶拳研究会副会长。呵呵,原来如此,响当当武林高手,刮目相看! 几杯好茶品完,弟子带我来到后院,一看,嚯!偌大的场子,约有40平米,青砖地面,两边器械架上插着刀枪剑戟、斧钺勾叉,一派练武场地,犹如武侠小说中描写那样。徐汉元老师说,“今天我们欢迎南京来的武术同仁,我们以武会友,切磋交流”。我是第一次见这样阵势,心里有点怵呢。他们各自练习了一趟三皇炮捶拳。我看了,确实和一般外家拳种不一样。 徐老师给我讲解,从该拳起源讲起到该拳的特点等。有些与我们太极拳很相似。比如,练习三皇炮捶,讲究打拳时一招一式,过度自然清晰,不要像普通打长拳一样,动作那么赶,出拳发力时讲究柔刚柔,即落点前为柔,落点为刚,立刻变柔,鼻省气,换言之,全身放松,吸气,瞬间发力,鼻子呼气,至大至刚,立刻变柔,回到全身放松状态。柔之极,方可刚之极。三皇炮捶拳的套路动作用于练气、练劲、练排打功,重复动作多,临战交手一般不用套路招式,而用夫子三拱手,这是区别于其它拳种之处。讲解时,还不时要弟子演示给我看,于此, 认识了三皇炮捶拳。 我也练了陈氏太极拳一路和二路炮捶。他们对我的陈氏二路炮捶赞赏有加。 接下来,我们上场交手切磋。 第一个上场的个头与我相当,北方人天生的勇猛,上来用三皇炮捶招式就连续几下,我着实蒙了一下,中了2拳。嘿嘿,这2拳反而把我打上劲头。我稍许镇静,只见他右拳对我腹部冲来,我即右手顺缠一接,左手由下顺缠一挂,同时右手握拳向他胸腹部横挒而出(二路炮捶的“夺而肱”),他一个踉跄后退步坐地。 一旁他的师兄叫好起来,上场与我交手。他身高1.80左右,身材魁梧。到底是师兄,伸手不凡。他几个招式,我眼花缭乱,左闪右避,还是挨了几下,好在不曾被打到在地。接着我也反击,他也挨了我几下,也没倒。最后不知怎的,突然他上引脚勾,再右手横击我胸部,速度之快,我没来及反应,只觉胸腔一震,跌倒在地。“好!好!”,我也不觉叫好。徐老师叫停,对着2个弟子说,要好好向人家学习。我连忙说,“不不,我要好好学习”。 晚上,徐老师又喊来几个弟子陪我,我们围坐八仙桌,徐老师主坐,我在右首主宾坐,主陪是其弟子中的大师兄,坐于徐老师对面,然后按序,老二挨我于右手,老三挨徐老师于左手,类推老四右,老五左,规矩很严;主坐先发话,酒席开始,酒过三巡,其他人才可开始按序敬酒。一圈二锅头酒敬下来,气氛渐热,可无拘无束了。呵呵,那一晚,我们交流拳技拳理,谈论武林轶事,推杯换盏,好不痛快。 徐老师约好第二天晚上在龙潭湖公园,邀请杨氏太极拳高手与我交流。我好不高兴呀。 第二天晚8时,我按约来到龙潭湖公园,6月北京,天气柔和,晚风习习,夜静虫鸣。徐老师带了7、8个人。互相介绍,我们各自练趟拳后,就上场厮杀了。徐老师裁判,规定,动步推手,只允许进退三步,时间不超过十分钟。每一个都和我推,搭手、划圈、散放、厮杀,好不厉害。7个人,就是70分钟,好在当时年轻,又是这样的交手,过瘾得很,不觉得累。我被掷放跌出有之,对方被掷放跌出也有之,拳场中哼、哈、嗨声不断,我们还不时停下,分析失败原因,真是互相切磋探讨,没有一点胜负不服气的感觉和气氛。总体上,我赢面少于他们,特别是后2人,推手功夫更好,我几乎摸不到他们的劲路,一散放我就觉得空。杨氏推手我在南京推过,但他们的推手有其独到,他们的引进落空特好,诚如徐汉元老师信中所说“有真货”。他们对我的缠丝劲也很欣赏。 2个小时的交流学习,又在京城龙潭湖公园,犹如黄龙搅水般,使我打开眼界,大大学到东西。待我回来与徐忠琦师傅汇报,还大赞不已。 通过这次的交流,使我对太极拳的认识更深化,对太极拳技击更领悟,我的太极拳水平大上新台阶。 衷心感谢徐汉元老师! “三皇炮捶拳”简介 “三皇炮锤拳”,它是我国古老的传统拳术,具有很高的健身和技击价值。据传自轩辕黄帝战蚩尤之时就有了此拳。该拳种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均以口传身授的形式出现,从无系统的文字记载,传到了明朝末年的乔之秀,才有文字记载。
三皇炮锤传入北京已有一百五十多年的历史。这门拳术的操练强调以气为主,以理为先,上步有情理,脚下有圈劲。动作特点是快猛巧捷,飘忽轻灵,气劲合一,刚柔相济,技击性很强,具有朴实无华、气势勇猛的风格。动作中常以利斧破硬柴的劲力表现出勇往直前,所向无敌的气势,给人一种清新爽快、朴雅大方之感。
三皇炮捶拳强调以气为主、以理当先。上步有情理,脚下有圈劲。动作特点是快猛巧捷、飘忽轻灵、气劲合一、刚柔相济,技击性很强,具有朴实无华、沉稳刚劲、内力充实,气势勇猛的风格。动作中常以利斧破硬材的劲力表现出勇往直前,所向无敌的气势,给人以一种清新爽快、朴雅大方之感。
在少林寺妙兴大师所著《少林七十二艺》书中是这样介绍三皇炮捶拳踪流源的:“今之言技击者。厥惟两派四门。两派者何?少林、武当是也。四门者何?三皇、形意、八卦、言门是也。考两派四门之历史,则三皇门为最悠久。 随着历史的变迁,三皇炮捶拳不断地发展完善、繁衍传递。至明末清初年间,河北冀县武术名家乔三秀传授此艺,始有文字记载和文物可考。乔三秀传其子乔龄(字鹤龄)作为第二代。乔龄将此艺奥妙真谛传给第三代宋彦超(字迈伦)、于连登、张文彩、王双奎四名弟子。宋彦超集平生所学,潜心钻研,创“夫子三拱手”之绝技。 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宋彦超来京投“神机营”报效国家。神机营老七王爷令宋与营中教练武林高手比武。宋出手神奇奥妙,众高手皆败于宋手下。老七王甚喜,惊呼“真乃神拳也”!遂赐五品亮蓝顶戴之职。此后,“神拳宋迈伦”的名字享誉武林。遂在北京前门外粮食店街创办“京都会友镖局”,以武会友,从事保镖生涯,同时传授武艺。开创了北京三皇炮捶门历史新纪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