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习武逸事(十八) 老外学拳 1982年以后,国家改革开放深入,国门打开,来到中国交流的外国人渐多,当时如要有个老外在街上行走,必然围上一大圈国人观看呢。 同时,随着《少林寺》电影极大影响,习武练拳热情的高涨,老外也对中国武术产生浓厚兴趣。一些老外也想学练中国功夫。 上世纪80年代初期,我的师兄弟夏正国在鼓楼区武术协会任职,1983年的一天,他告诉我,有一澳大利亚人在南京师范大学教授英语,想学正宗太极拳,介绍与我,我欣然。 那个星期天,这个老外独自一人来到太平公园,边询问边在他人指引下,走到我拳场,呵呵,后面跟了一伙人围观议论,当时老外这样举动可不多见的,我一时在太平公园名声鹊起。 见此老外1.78米个子,瘦长,黑色卷发,皮肤白皙,高鼻眼凹,穿着随意,典型西方人。他走向我,恭敬一鞠躬:“罗老师好”!嘿,敢情他会中文?随即他从口袋里掏出鼓楼区体委的介绍信于我,呵呵,这可是正规的手续。
此老外名为Steve Clavey,中文名为柯洞明。
经交谈,原来他妻子是澳籍华人,其家族在当地很有实力。这次到中国,他妻子在南师大学习国画兼教英语,他本人就在中医药大学学针灸,同时兼教英语。他在澳大利亚学过杨氏太极拳,觉得不行,想学正宗太极拳功夫,所以委托南师大与鼓楼区体委联系,帮他找一位正宗太极拳功夫的老师学练太极拳,这样就碾转找到了我。 这个老外很实际,光听说吹嘘不行,要眼见为实、亲身体验,一定要试劲交手。他在澳洲学过推手,要和我比划,那就来吧。 一搭手,哈哈,就显出他的水平不咋地。起先,我请他将所有学练的东西用上,他毫不客气,尽力施展所学推手招式等。但,不是被我轻易花掉、如临深渊,仆前倒地;就是被我借力还力,缠裹逼封,左右摇晃。随后拿、采他腕臂疼得他直叫唤,最后我一个肩靠,将它发出3米多远。他爬起来,恭恭敬敬再次鞠躬:“老师真功夫”。
至此,他每周来公园一次,我去南师大一次,传授太极拳。由于他有个华人妻子,又学习针灸,对中国文化了解多些,所以接受太极拳拳技和文化容易理解,学的也较快较好。期间他回国,后又陪妻子去浙江美术学院学习,前后与我学练2年多。陈氏太极拳一路学完且练得较好,丹田内转的呼吸方法也有掌握,还学会了一些推手技巧和方法。回国之后,看见其他人教授的太极拳就看不上眼了。
比如,1985年2月来信说:“上个月我去雪梨,看到墙壁上有这么个广告‘ 陈家沟、简化、杨家太极拳、刀、剑、枪、推手,Tai Chi Health 打211-1353,’哎呀,我说,真厉害,一定要去看一下。谁知,一到那里,一览无余;一点气质都没有。套路上的动作他知道,不过打得很僵,而且里面不运气,可是他的学生完全看不出来。这并不是说我打得很好,很懂事,我只不过看过真的太极拳,所以现在稍微识货点”。
你看,柯洞明讲很有意思,中文文字水平也不错吧。 当然,在教拳过程中,我也受益很大。我向他学习英语,学习用英语交流并教授太极拳,我的英文水平也大大提高。比如Chen Style (陈氏太极拳);Push Hand (推手);First Closing (初收);Secong Closing (再收)等等,还有许多口语化的日常用语。 1986年,柯洞明回国了,有一天上班,同事告诉我,《南京日报》上刊登了一篇赞扬我教太极拳的文章,我找来一看,原来是柯洞明写得稿件。呵呵,就是这样小小的稿件刊登,引来了原单位找我谈话等不利举动,唉,当时思想还是僵化哟! 遗憾的是,刊登这篇文章的报纸找不到了。 1984年夏天某个下午,我的中学同学刘宗茂突然打电话给我,向我求救。原来他供职的南京外国语学校接待一法国高中生访问团,原安排有个武术交流内容,但因故不能来了,急煞学校领导,要全校老师想办法,如哪位老师解决有重奖。呵呵,这位刘宗茂想到了我,请我救场,救场如救火呀。 可他们原先安排的是少林拳内容,还是受《少林寺》电影影响,我这太极拳行吗?刘说,只要是中国武术就行。想来一是接待外宾不是小事,应该帮助,二是同学情分。于是他开着摩托车来接,前往北京东路的南外校。 此时已近傍晚,学校领导见刘带我来到,疑惑看着。随即用法语介绍我是一位民间拳师,练习太极拳。那班学生摇头不愿,说是要看少林拳,有几个大个子还摆出拳击动作跳来跳去。原来他们对太极拳不了解。见此,我很不服气,不相信太极拳,那就试试。 我上去简单讲了太极拳作用,并当场演练一路片段,夹杂着二路的发劲。这下,他们看呆了,说,从没看见太极拳是这样子。我又请他们和我交手。虽说是高中生,15岁到18岁样子,但个头都比我高,身体都很壮,有的学过拳击,还有的学过空手道。 我说你们随便上来,使用任何拳术。一卷毛高个上来就想伸手抓我,被我顺缠扣腕,疼痛拿倒于地。再上来一个,以拳击的滑步对我头部胸部击打,我边闪边进,左手挂他右手,左脚上步套住他右腿,我左臂贴在他胸腹部,手臂与腿合劲,他顿时仰面倒地。他起来后瞪着迷茫的双眼,说不知怎么被摔倒了,引得大家笑了起来。尔后,又有几个上来,不是被我拿疼的呲牙咧嘴,就是被我掷摔跌得横七竖八。老师们纷纷鼓掌,老外们翘起大拇指不得不佩服,说,想不到绵软的太极拳这么厉害,中国的功夫深不可测! 以后又陆续教了几个老外,但都没有柯洞明学得好。思考下来,应该是与对中国文化的了解程度有关吧。柯洞明妻子是华人,柯汉语说的很不错,我们交流都用汉语,他自然他对中国文化了解较多,教授起来容易,他也能接受太极拳里的一些内涵。其他几个老外,汉语只会简单问候,交流都用外语,自然对中国文化了解甚少,教授起来很费劲,有的相当费劲! 我觉得,一个对中国文化不了解或者了解甚少的老外是无法理解太极拳的,因此,不仅学不好基础的太极拳,更谈不上学好太极拳。至此后,我对教授老外太极拳望而却步,再也没有正式教授过老外太极拳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