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3439|回复: 0

学拳做人、武德为先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9-23 16:19: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武德的内涵不断丰富和完善,太极拳对武德的要求也越来越广泛。太极拳武德要求的内容主要有:

  (1)尊师重义。

    传统武德最讲究尊师重义,“师徒如父子”,“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之说,乃武林之佳话,习武者对师长要尊敬,对亲朋以及师兄弟要“仁、义”,对较技者要礼、让、宽。这些都是武者做人的本分。

   (2)要“克己”、“内敛”、“慎独”。

    孔子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荀子讲:“君子崇人之德,扬人之美。”太极拳外炼内修,要崇德扬善。

   (3)重义轻利,安贫乐道。

    利可养体,义可养心,但是“身养莫重于义”,在武德中“义”字为先。中华民族重气节,行武之人要“尚武行义”,“重义轻利”,“安贫乐道”,这是行武之人,也是太极拳修炼的最重要内容之一。

    (4)“谦和含蓄”、“中定内敛”。

    武德讲究谦和含蓄,这是行武之人处理人际关系的一种品行修养,也是太极拳者应有的对待人生的态度。“满招损,谦受益。”“三人行必有我师。”争强好胜,目中无人是大忌。太极拳要求“内敛”、“中和”,心态要平和,为人要谦和。学无止境,永不满足是太极拳的武德要义。武者没有天下第一,武之高者,以德为先,真正的武功高超者,必是武德高尚者。

    (5)口德与手德。

    这是武德修养的外在表露。所谓口德,是说无论何时何地,不要对别人妄加评论,更不能贬低别人,抬高自己。所谓手德,是指同道相遇,要互相学习,互相尊重,要取别人之长,补自己之短,不可存心打人、伤人,更不能乘人之危,加害别人。

    三、继承发扬传统武德之精华

    中华传统武术的思想精华是中华武术的“灵魂”,这个灵魂就是武德。但是,应该承认,在几千年封建社会中逐渐形成的武术思想,不能不带有封建宗法思想和伦理道德的烙印。而且,传统武术思想本身就是传统伦理道德的再现。几千年来,传统伦理道德观念在中国武术中一直被看做是一条纽带,连结着武术门派和拳系的传承过程。由此,也形成了武术和拳术的各门各派之争,形成了许多狭隘的门户之见,这对武术和太极拳的发展是不利的。由此,在传统武术思想的传承中,一定要去除封建宗法思想的糟粕,发扬武德之精华,才能使中国的传统武术在正确思想的指引下不断发展和壮大。

    我们应该看到,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武德的内涵不断丰富,武德的要求也不断更新和完善。在今天,对武德的要求应该顺应时代的步法,应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基本道德规范,同时要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总的讲:顺乎自然规律是“天德”,顺乎人体健康、社会和平发展的要求是“人德”。太极拳要求习拳者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这就要求拳者顺应自然规律,顺应社会发展的规律,顺应人体保健养生的规律来修炼自己,达到外炼内修,净化心灵,提高品位,涵养德行,廉洁自律,谦逊礼让,文明进步,做到与天地同体,与时代合拍,以科学发展观的态度来修炼和传承太极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本站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