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极拳四大劲源浅析 2 太极拳劲源的第四个组成部分“内气鼓荡”,跟拳界人士时常谈论的“内气”有关。这个话题涉及广、争议大,因此表述起来也比较烦难。有关“内气”(又称“悉”),有拳界人士如此描述归纳: 提到人体内气,也就是丹田之气,由四种气组合:一是秉承父母先天的元气,二是人体内脏两肾生成的气为真气,三是吸纳自然空气氧化生成的气为轻气,四是纳人食物化合的精微之气为精气。元气、真气、轻气、精气混合成内气,在外表现于肢体的鼓涨。人有内气,再让内气畅通,就精力旺盛,思想敏捷,祛病强身。这是太极拳爱好者追求的最终目标。 太极拳练到最高境界时,会出现虚静空灵的感觉,精神集中,静得头发竖起,眼神显灵眼。身体松软得气沉腹下,感觉身体没有重量。但是,肢体仍然劲不丢,气贯周身。在太极拳动作转换时,气柱下沉到地,裆走下弧,梢节领进,身体转动,领内气旋转。 不管上述说法现在得到当代科学理论的多少认可,很多人通过太极拳等内家拳修炼的体悟,却能够接受“是人都有内气”这个结论。笔者切身体悟:在经过一段时间练拳或推手而身体发热时,“内气充盈”的典型表征,就是按拳架起势要求意欲抬手时,双臂就会自动出现上浮之势。这就能使人联想起热水煮达沸点后,蒸汽会把锅盖顶得“噗噗”作响的情形;或者是热气球带着载人篮筐在空中荡漾的电视画面。此时如欲发劲,意念一起,出掌就如离弦之箭,爽快凌厉,似乎势不可挡。而在内气不足时发劲,则似有滞阻牵连,所起所落,感觉明显不爽。 由此理解,太极拳内气的技击功用,是否类似蒸汽机的作功原理?当内压达到一定程度时,辅之于正确的身法技法和有效时机把握,就能发挥上述三种劲源之外的第四种辅助劲力。而光有内气而没有内压,或许就是养生气功培养感受的“气”吧?哪怕遍体气感强烈、热流如涌,也打不了人。有了内压,如没有上述三种劲源“垫底”,缺乏有效的身法技法和时机把握,即使对增加太极拳的技击功效会有一定作用,恐怕也会很有限吧? 有资深太极拳人士在谈到“意气”在拳架中的运用时,曾明确指出:“意气从中向四周舒散,达于四围,形成空、虚、散、圆的大气球,前后左右都圆了,手脚都有气感,再瞄姿势。手不是伸出去的,而是由里向外松散出去的,内气催外形,节节贯串。……变换是向下一个姿势过渡。先把意气收回,换腰,再进行下一个姿势的起点。......每个动作开始前都要先合,要合了再开。从预备式到起势开始,要先合,包括意气、身体都要合,合到中心。……合是气球收缩,恢复原状,全身自然舒服。不是关节、肌肉紧缩(见刘金印著《汪永泉授太极拳语录与拳照》第44页至46页)。 依据笔者的太极拳拳架和推手习练的体会是,如果把以上对“气球”扩张和收缩状态的描述及要求,长期贯彻落实到习练太极拳架和推手的每个阶段和具体状态中去,就会在身体内部,逐渐积累起太极拳功夫修炼所要求的“内气鼓荡”能力能量。通常在接收对手来劲的过程中,上述“气球”就会顺其来势同步进人相应的“收缩”状态。在这种“收缩”导致对手之来劲无所适从或仓皇后撤乃至“落空失重”时,“气球”就会以急剧“扩充”之态,顺势“摆荡”或突然撞击对手的“中心(线)”,而使其完全失去自我掌控能力。 以上状态,或许还可以描述为能够适应各类复杂情况的液体流动滚涌状态。笔者在跟一些太极拳同行推手交流接收来劲时,可以真切感受到一种惊涛拍岸之势,这或许就是类似“液体”鼓荡才会产生的能量吧。而所谓“鼓荡”,借用一个不甚确切的比喻,就如一个大玻璃瓶子(或大水袋)里存了很多水,当瓶(袋)体被使劲晃荡和加热时(推手交流较量通常会导致体温明显上升),类似瓶(袋)中液体受热膨胀鼓荡的“内气”,就能构成太极拳克敌制胜功夫中又一重要劲源。 笔者认为,以上“内气鼓荡”作为“第四劲源”在太极拳推手和技击中的功能和效果,即类似“液体在水瓶(袋)中来回急剧晃动”时所呈现的速度频率,以及大海惊涛拍岸时那种“虚实相间”的浑厚气势和连续节奏,仅依靠肌肉骨骼协调配合运动基础上的“第一劲源”,“借力打力”的“第二劲源”,以及“地面反弹”的“第三劲源”,显然无法产生。任何一名有志于修炼太极拳技击功夫者,只要能够掌握上述四种劲源类型中的任何两种,便可获得不容轻视的推手实力。如能掌握三种劲源类型并融和一体,便会显示更高层次的太极拳功力。能够完整掌握四类劲源并且运用自如者,就是出类拔萃的佼佼者了。如果能把体力消耗极小的后三种劲源之培育训练,作为中国传统内家拳功夫融人现代搏击散打教程的重中之重和突破点,就能大大延长武僧一龙等《武林风》散打高手的运动寿命。 最后特别强调,太极拳“用意不用力”的基本要求,在很大程度上,其实就是从意念上训练培育对这四类劲源的控制协调能力。 太极拳中的“意(念)”,如果运用得法,可以指导和帮助体能的高效传递,但其本身却并不转换和储藏任何物质性能量。弄清“意(念)”的内在属性和特定功能,明确太极拳的劲力来源构成和运作机理,对如何摸到跨人太极拳功夫神奇殿堂的门槛,或许具有值得进一步深人探讨和研究的重要指导意义。 郑州陈氏太极拳馆 政六街馆 www.tjczl.com 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