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运用科学发展观教好太极拳 1 我师从陈氏太极拳第十一代嫡宗传人陈正雷大师,名师有道,传授得法,使本人受益匪浅。继承太极真谛,弘扬民族文化,推动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从而促进太极拳运动理论的发展和竞技水平的提高。本人不仅是太极拳的爱好者,也是陈氏太极拳杰出传承人。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与时俱进,坚持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在二十多年的太极拳教学实践中使我逐渐体会到运用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好八个方面的关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方法和有效途径。 一、教拳与教德 教拳、学拳是一项人为的活动。面对社会群众,尤其是那些没有任何体育锻炼基础的群体。在教拳初期决不应进行长篇大套的理论说教,而是要把太极拳运动所具有的渗透性、通俗性,直观性应用到教学中来。我通常采用下述四个方法:一是以拳架招势为依托渗透式讲清技击作用,尤其是与健身养生的关系,从而增加每位学员学练的兴趣,充实坚持学练下去的动力。二是每天发现每位学员的进步,并马上给予肯定,予以表扬,发挥其激励机制。三是抓住练拳强身祛病的典型事例,让其现身说法,以求产生感染效应。四是宽厚待人,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对每位学员起到感化影响的作用。 当然在教学过程中,学员的各种思想问题或多或少都会反映出来。比如遇到困难中途辍学者有之,情绪浮躁不求甚解者有之,少有所成就骄傲自满、停滞不前者有之,学会了三脚毛功夫,对社会治安带来了危害者有之等等。在教学太极拳过程中,作为教员,如果不把学员思想上这些障碍彻底解决掉,教学是很难进行下去的。同时,学员的拳艺是难以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把教学工作开展的更好。同时,要针对学员的具体情况,并注重武德的教育,告诉他们要学好传统太极拳文化的真谛就必须先把太极拳的运动规律让学员们学习和了解,也要把太极拳的门规戒律让学员们知晓。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思想观。就拿本门学拳须知来说,学太极拳不可不敬,不敬则外慢师友,内慢身体心不敛束,何能学艺?学太极拳不可狂,狂则生是非。不但手不可狂,言意不可狂,外面形迹必带儒雅风艺,不然狂于外,必失于中。学太极拳不可满,满则招损。俗语云:天外还有天,能谦则虚心受教,人岂不乐告之从善哉,积众以为善,善斯大矣。学太极拳先学读书,书理明白,学拳自然容易。所以说教拳与教德是相得益彰的。 二、宽松与严谨 教拳应该讲究动作的规范性,没有规范的动作质量就谈不上健身养身的效果,更谈不上技击效应。当然面对性别、年龄、基础、能力差别很大的社会群体,宽严掌握适度为宜。过严容易使人知难而退,过宽就会形神偏离。应该掌握严而不紧,宽而有度,宽严得体,恰到好处的教学方法。 在实际教学中,具体掌握下述三个方法:一是从整体上严格组织教学,坚持一式练正确再练下一式,不急于求成,不草率完事。二是因材施教区别对待,青年人拳架要低势,老年人拳架可高势,基础好的要更加的严格要求,使之精益求精;对领会慢的则给以鼓励,通过耐心帮助,力争达到基本的要求。三是不同的阶段不同的要求。在刚开始阶段,先要求练架势准确,在拳架规范准确阶段后要要求把一套拳从头到尾练习熟练。在拳架熟练后阶段还要要求用意念练拳已达到以形引气,以气催形的最高境界。(作者:余功保) 郑州陈氏太极拳馆 政六街馆 www.tjczl.com 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