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贴子最后由寻找太极拳在 2004/02/21 10:44pm 第 2 次编辑]
侯春秀、郑悟清、郑伯英同属赵堡第十代。详情可见郑悟清长子郑瑞的《武当赵堡 太极拳小架》。因郑瑞与其父郑悟清同为和庆喜的弟子,又久居赵堡镇,他写的传 承表最可信(郑瑞是第十代传人,在当今赵堡太极传人里辈分应是最高的了)。 另:刘瑞的书中亦写道“直到第十代传人、抗日战争期间曾任黄埔军校第七分校武术 教官的郑悟清先生和同为第十代传人的郑伯英、侯春秀老师相继定居西安,择徒授艺, 此拳才在西北盛行”。赵堡太极自陈清萍以来,父子叔侄同拜一师,爷爷隔代传孙子的情况也有,比如, 和庆喜既跟爷爷和兆元学过拳也跟父叔学拳,郑悟清与郑伯英为叔侄,也是一起 跟和庆喜学拳。因此,另外一种传承表严格把父子关系与传承关系联系起来了,而且是 从张三丰排起,于是侯春秀、郑悟清、郑伯英等一起被排到了第十三代(见刘会峙 《武当赵堡三合一太极拳》)。刘会峙先生的这种排法好像并没有得到大多赵堡传人 的认可。 还有的传承表把以上两种传承表编列方法混用了,或者根本就引用了不精确的材料 ,于是出现了三人不同代的情形。 郑瑞的传承表中记载张敬之的师傅是张金梅和张应昌(后者为赵堡镇少师,有碑记 载)二人。 侯春秀的拳架和代理架几乎没有什么区别。我的感觉是如果把这个架子跟郑悟清传 小架和和有禄VCD里打的架子同步演练的话,各自在外形上的粗略的差别小过30% 传承的拳理也是大同小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