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4389|回复: 0

太极拳距离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有多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8 13:50: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莎无静 于 2015-1-8 14:34 编辑

   
1.jpg
    2014年比较遗憾的事是太极拳申报2015年的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失败了。

    河南省温县太极拳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领导小组副组长严双军说,要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就要知道非遗对申报项目的定义,要知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想要看到的是什么东西,只有符合非遗定义的项目,用他们能理解的、符合标准的语言,来表述太极拳,才可能申报成功。

   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实践和传统手工艺。

   “首先从定义上来说,太极拳属于人类对宇宙的认知和实践,发现了人类和宇宙之间统一的联系,其习练者之间有明显的历史传承,作为一定区域的文化遗产,是非常符合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要求的,我们是可以申报的。”他说。

   “太极拳不要求习练者身高体重年龄一致,因为对手的身高体重也不一样,所以他的习练方式、应对方法不是千篇一律的,各个流派有些柔和有些刚猛,但是都是意念来引导,符合太极拳的大定义,又加入了其他人的再创造。”
   
    七年来五次失败的原因大致归结如下:

太极拳申遗之路艰辛原因之一,群众基础薄弱。
   
    国内喜爱太极的主要群体还是锻炼养气的老人居多,不少年轻一辈只是知其形而不达其神意。即使太极拳在国内外的群众基础已经极为广泛,男女老少、公园社区、清晨黄昏都能见到练太极者的身影。人们更多的追求的是形似而并没有深刻的了解到神韵。

太极申遗之路艰辛原因二:国内竞争对手多。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多年,传承至今的文化珍宝不计其数。而从2012年开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原有申遗规定“每个国家每年允许申报两项”调整为1项,而我国每年申报项目均在10项以上,竞争异常激烈。之前据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向媒体表示,目前多省多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排队,太极的只排名居中。所以只有先击败国内其他竞争对手,太极拳才有资格参与世界其他地区的竞争。

太极申遗之路艰辛原因二:中外文化差异大。

    《太极拳论》开篇说:“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动之则分(开),静之则合”。太极文化深奥玄妙,用白话文翻译许多词句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要到国际上申遗就需要翻译成英文版本,这更是难上加难,如何让那些国外评委领略太极拳行于流水的神韵这正是太极申遗的一大难题。
   
    综上,太极拳申遗之路任重而道远,所以既然太极拳已经被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以我们就不要管外界如何评价,最重要的是对太极拳文化的认同和传承甚至保护。只有这样太极拳进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也就指日可待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本站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