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势是一个常用名词,如风势、水势、山势、势力、权势等等,这许多不同的势有一个共通点,就是基于某些因素而形成一种发展趋向,这种发展趋向称为势。势一经形成,它的发展便难以阻挡,所以说势来不可挡,但当环境转变,势由盛而衰,势去不可追,既然势来不可挡、势去不可追,所以最好是顺应形势,因势利导,利用形势。要乘势一定要明白势,了解其发展原则。 太极拳以用意不用力,无力打有力名扬四海,其内涵是势,所以太极拳又称"八门五步十三势",八门五步是八卦五行在武术上的应用,八卦代表四方八面,五行代表螺旋扩大及螺旋收缩,八门五步是十三总势,代表势的立体扩大与缩小。太极拳利用势,能顺势,无力也能胜有力。其实不用力是顺势的一个重要条件,用意想立体螺旋扩大,将身体一节接一节的张开(太极拳称之为"松"),开尽之后又用意想以立体螺旋收缩,将身体一节接一节的合陇,用意一开一合,把自身的重量下沉到脚底,由地面反弹续节上行,顺势由脚、而腿、而腰、而肩、而肘、而腕、而指,节节贯串,将身体重量由脚根顺引至指梢,合势则引敌进使其落空,开势则使其失重跌出,全身放松开张,一动无有不动,整体和谐一致,太和至中,一合一开自能得机得势,能得机得势,就可以舍己从人,不抢先,不落后,将敌人的重量也顺势借过来,转一个"S"还给对方,势来不可挡,将对手制服。这在太极拳称为懂劲,懂劲以得势为基础,得势依赖阴阳相济,阴阳相济必须用意不用力,所用的意,就是八门五步十三总势之意。无力打有力,看似神奇,其实只是顺势。 太极拳的架子是顺势的练习,通过练习架子,慢慢领悟十三总势,将身体训练成势的载体,传导能量。熟习太极拳,拳架子是手段,不是目的,得意可以忘象。一般学太极拳不明白势,只重招式外形,没有把全身肌肤骨节,以八门五步之势处处开张,自身重量沉不下,全身关节不能既分开又贯串,不是僵硬一块,便是松软凹陷,空有全身重量不能成势利用。学拳不学势,只重拳架的高低大小快慢,研究各家门派的源流与外形要求,或把拳架子复杂化简化等等,都很难学懂太极拳。 太极拳学得好,如水浪、如旋风,加在别人身上的不是力,是以我的体重,加上你打来的力量为能量,藉全身节节贯串,顺势以立体螺旋收缩及螺旋扩大传导能量,把能量敷在你表面浮起你、卷动你,如长江大海,滔滔不绝,使你如入惊涛骇浪,把持不定,丧失抵抗能力。太极拳打人如海浪,因为太极拳本质上与海浪一样,都是势。
要乘势先要明白势的本质,了解势是由整体分化为两股对立能量,再溶合二者为一的阴阳发展过程,能顺从一分为二,二又合为一的阴阳相济规律,就能顺势,能乘势,小可学好书法、太极拳,大可认识人生,了解历史、社会发展,明白世界潮流大势,立身处世,安家立业,都能进退有据,不怨天,不尤人,生生不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