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5128|回复: 0

太极拳内功述真之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3-6 14:31: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丢顶互用。先己有不顶不丢之教。莫将其变成死的要术。欲丢先顶。欲顶先丢。此乃黄金不卖之口诀。此为虚实变化之法也。引敌之妙诀。令敌无法捉摸我真力。虚虚实实。必待功夫纯熟。方能运用的妙。因敌成势。吾艺应敌。不在乎我身上有多少必胜条件。而在乎我应敌中捕捉敌自已形成之败象而扩大其效果。故内家拳善者。往往不见其身体特长。而竟能胜人。其原因在此。岂是本身独立情况下的优异。而是敌我消融的综合因素。因敌如何我如何。而非我如何敌如何。也就是说我心中不可先立个如何打人的主意。其妙其奇。全在因敌制敌。

以逸待劳。此乃体力经济原则之运用。不善敌者。咬牙切齿。剑拔弩张。发竖须翘。蹬脚攒拳。未及应敌。其紧张程度足以消殆其体力。以逸待劳者。我必当蓄养间逸冷静之气。此既谓安静之精神状态。达于四表。无肌肉之紧张。而后因敌施为。方得有济。以静制动。以战略言。以静制动为守势。在战术手段上讲。一方面乃是力的经济原则的另一说明。一方面是前述的因敌成势原则的运用法则。且须注意我艺在未动时以静制动。在已动以后则以少动制多动。乃非死寂的不动。而讲求动得当。如动不当。不如无动。

因之我能静。愈能诱敌欺来。我不论何境。均须从容沉静。敌欲动。我欲须静。敌愈急我愈须沉。敌愈力猛。而我劲愈须柔。能以忽丝毫厘之时间与空间之延长。以尽消敌力。我胜算愈坚。以柔克刚。若明以静制动之理。便不难了解柔克刚宗旨。我既有不顶原则。复有静制动法。当可产生以柔克刚效果。刚的功境。其境界极为有限。人之劲力不刚。且能胜过机械。昔者机械之用。以济刚之不足。希图刚则有以过之。可见过人之刚者。物也。而非人之自化物焉。昔年人之练各种功夫。欲图化身为物之刚。则失人之本旨矣。而柔则可以无限。其境甚高。达至最后。其精神诣天地之容物。其大莫能侮矣。 恒见多年练功之辈。一把天生拙力总不肯抛下。不信无力打有力之教。总不能升堂入室。致柔之法。乃在抛下天然拙力。如此锻炼陶铸。方能登堂真正无上利器。君不见水之柔下手。手脚践之搏之。未曾见抗。待其聚集成势。足以荡屋宇。倒城坦。柔之用。只待形成倾势。何力不屈服于我。然柔之功夫甚深。非苦学思之士。不能得其深诠。吾人生活于宇宙。宇宙亦积聚而成。消暴力于无形。至大而无朋。未曾见其形也。以无打有。无本不能打有。但无能化有。此有乃新生成之有。非本有之有。敌之有。及固有之有。为实有。我本无有。借敌而有。

当我接敌之际。我所有者神也。而不以有力。我无。则敌落空。且无法知我。我能知敌。敌谓神龙出没。其踪难测。此精妙。不可不深思详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本站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