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4211|回复: 2

陈式太极拳的配合规律,练太极不可忽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3-23 17:03: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陈式太极拳的配合规律,从全身来讲,为眼、身、步、手四个主要部分。从躯干来讲,分为上、中、下三盘。我们先讲躯干的基本规律,人头至颈部为上盘,胸、脊、腰部为中盘,小腹、尾骨以至裆、腿、足部为下盘。上盘的头部要中正。术语说:"虚领顶劲。"《十三势行功总歌》中说:"满身轻利头悬。"顶和悬字虽不同,方法是一样的。正如陈鑫解释的:"如同用绳子从头顶百会穴将全身向上悬起似的。"只要下向内收,则头顶自然中正向上,而颈也自然立起。眼法,总要平社,却方--每式的主要方向。但陈鑫加了"耳听身后"四字,以防有人从身后袭来。
  中盘的脊要随着顶劲的上领而同时立直,胸部既不外挺,也不内收。术语谓之含胸拔背。含或涵的意义都是要求松圆而不压近肺部,以便呼吸通畅。腰部亦以中正为主,但陈式每一动作民和向左右旋转。转的角度,一般不超过45度。在步法进退时,可达90度,或大至360底以上。腰是随着对方的变化,左右旋转以带动步法进退。所以既要保持中正而不偏不倚,又要灵活旋转。一则忽隐,一则忽现。但不许前倾后仰。
  下盘尾骨微向后翻的问题。陈鑫指出:"尾骨长强穴(尾骨下端)微向后翻。"这样的姿势可使小腹下边斜向里收。一来气自然沉于丹田,二来大腿根的两条大筋放松,可加大躯干旋转的角度,以保持重心的下降与平衡。各式太极拳都以敛臀为规律,其实这是为了纠正突臀之病,但敛臀过大就会违背拳理。所以陈鑫讲的长强穴微向后翻,是和其他太极拳的区别,而且也是陈式躯干方面最要紧的关键。
  陈式要求裆要开圆,最忌人字裆,即尖裆。这种姿势仍然和长强穴的后翻有密切关系。只要长强穴向后翻一点(只是一点,绝非突得),它的姿势恰如我们端坐的样子。裆部只要能够开得圆,也自然能塌的下,使重心降低,加强躯干的稳定。人字裆两只脚再宽,而裆劲无法下塌,就如同两条腿的木架,从前后稍微一碰,就会倒的。   陈式上盘称为顶劲,中盘称为腰劲,下盘称为裆劲。顶要向上虚领,腰劲要中正旋转,不许前后摇摆,裆劲则要向下松塌。
  陈式要求膝部随身体旋转一提一落,也是和裆部开,长强穴后翻有直接关系的。裆部的圆下与灵活变化有关;膝部的提、落则与运动中的稳度有在。它的运动方法:凡身向左转,则左膝顺缠上提,右膝同时逆缠而下垂;如身向右转,则右腾顺缠上提,左膝逆缠下垂。


     


发表于 2015-3-29 19:01:37 | 显示全部楼层
挺好的一文章,值得一看!
 楼主| 发表于 2015-4-2 17:15:47 | 显示全部楼层
那就这样吧 发表于 2015-3-29 19:01
挺好的一文章,值得一看!

嘿嘿,多谢!{:soso_e10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本站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