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下是张义敬的《太极拳理传真》中有关论述,张是小提琴家,所论当可参考。
谈太极拳与音乐的关系
在一份小报上,看到群文先生的《音乐与武术》一文,读后被哽住了。
群文先生说:“某武术辅导站在组织太极拳集体表演时和每天清晨在公园或学校集体锻炼中,都用优美的音乐指挥,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音乐有一种特性,它能主动向人“进攻”,强迫你听。和美术、戏剧等被动地等你去欣赏,性质上很不一样,这是商店的大喇叭吵得人心烦意乱的原因。
太极拳是一门常识以外的艺术,如果只以一般人的常识去认识、去对待,没有不相差十万八千里的。这正是很多人学不好它的主要原因。将太极拳配音乐的做法,就说明是把太极拳当成广播操或舞蹈来看待了,是好心肠在做坏事。
音乐有强弱,即有规律的节奏。太极拳初看似乎有节奏,细审则每式的时间并不相等,实际上无节奏,由于动作缓慢,就不像广播操每式定式时落点分明,更不能时强时弱,否则,用力不均匀,也就违反了要均匀、要轻灵的原则。给不能有强弱节奏的太极拳,硬要配上有强弱节奏的音乐,这只能方枘圆凿,矛盾重重,格格不入。更何况音乐将思想引向身外,而太极拳则只能在身内用心,要“神宜内敛”、“默识揣摩”,去落实拳理。一外一内,方向都不同,又怎么可能“心情愉快地随着音乐的旋律,进入练功的佳境”呢?看来群文先生是将细致复杂,全是内省功夫的太极拳,当作重外形的有节奏的体操了。
既然配上的是“优美的音乐”,“在乐曲的引导声中,从感性上排除杂念。”那时,真会欣赏音乐的人,思想感情一定会紧紧跟随音乐的旋律,恋恋不舍地进入某一意境或画景,全身心都陶醉在音乐美中去了,对于练太极拳所必须遵守的规矩法度,如上下相随、内外相合、松、稳、慢、匀等等,就统统成了该“从感性上排除”的杂念,被排除得干干净净!可是群文反而说,会“很快地将注意力集中在动作的要领上”又怎么可能呢?如果说可能,就只能说明练拳者那时并没有去听音乐。或者本无音乐的耳朵,不懂得欣赏音乐。这就正说明了太极拳与音乐的无关,也说明了不该用音乐去干扰练拳者的心境。如果硬要将太极拳与音乐强扭在一起,必定会使学拳者永远进不了太极拳的大门,还哪里可能“经久练习,就可以意动身随,手到劲发”?像这样风马牛不相关的事情,去硬搭配已经是一厢情愿的单相思,哪里还谈得上“紧密结合起来”呢?
我也曾见过公园里有人“用音乐指挥”练太极拳,然而练拳者各行其是,七零八落,可以说是一片混乱,这样的“指挥”、“结合”,究竟又收到了什么“很好的效果”?
如果说一般单位出现这样不讲道理的硬搭配,还是不足为奇的。作为一个武术辅导站,应该对太极拳有点正确的认识,应考虑对太极拳如何“辅”,又“导”向哪里?恐怕不应一面在推广太极拳的时候,一面又帮起倒忙来!自己抵消自己的劳动成果。
为了学到真正有内容的太极拳,而不是走过场,就必须将硬搭配的音乐,从太极拳锻炼中撵出去。太极拳与音乐,就是不能有关系。倘硬要说有关系,那就是音乐可以对太极拳起拉后腿的作用。
生也有涯,知也无涯,愿与群文先生共勉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