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太极拳,当然应该从拳架式子学起,那一家那一派并不重要,因为拳架祗是太极拳的「先修功夫」,学会了拳架,并不代表已入太极拳之门。跟着下来便须一方面勤练拳架,另一方面学习太极思维方面的知识。可惜在今时今日,能?提供与太极拳相关的太极知识并不多见,一般哲理上的太极学问,浩翰如烟,不知从何入手;而命理方面的阴阳五行理论,又好象与太极拳挂不上很大关系,所以想要通过学习太极思维去提升太极拳,多望门兴叹,不得其门而入,祗能在操练拳架下功夫,学它十年八载,希望熟能生巧。可惜拳架祗是太极的「先修」,缘木求鱼,练习再勤,也是原地踏步,「巧」总不能「生」出来。
太极思维是一套规律、原则的引申,太极拳是太极思维的应用,规律、原则可以通过前人留下来的的图象及文字解说学习。图象与文字是「知识」,但「知图识字」,并不代表明了其中蕴涵的意义,必须用心去领悟。领悟除了首先依赖「知识」之外,另一个法门是验证。太极拳是应用太极规律、原则的拳艺,基本上是太极思维的应用验证,如果验证成功,可以「无力打有力」,使对手不知如何的被涌了起来、被放了出去,全无还手之力,所谓「因敌变化示神奇」也。如果祗在理论上明白太极规律、原则,这是理论上的明白,不是领悟;但如果能在技击验证中应用太极规律、原则,真的能做得到「因敌变化示神奇」,才是澈底的明白,也就是领悟。领悟太极思维,可以触类旁通,对事物能有深刻独到的观察力,是为「智慧」。
太极拳有中国传统「智慧」的内涵,拳架是先修,不是太极拳的本质。学拳先学「知识」,学「知」而练达,达到领悟太极的「智慧」,才是太极这拳的本质,才算是学太极拳。太极拳要有学习功夫,但重点是领悟,领悟太极如何在我身体现。
如果不走思维的路子,便得*明师循序渐进的训练。明师心中有数,作为徒弟的不必多理解,依规而练即可,这是最幸福的。可惜今天明师不多,就算遇到明师,有如父子般的师徒关系,已不多见,而且长时间循序渐进的训练徒弟,在今日忙碌的社会,也不大可行,不是老师没耐心教,便是学生没耐性长时间苦学,所以寻求理论上明暸,再加自已勤练,是比较可行的方法。
太极拳难,因为明白太极思维已然不易,再要放弃我们本能的运动习惯,从新建立一套依循太极规律、原则的运动方式,是难上加难。难是难,但不是达不到,用力之久,一旦豁然贯通,全体大用,昭然明了,真的乐不可支,不知老之将至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