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太极运动是我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从春秋战国时代就在我国民间广泛流传,可谓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我国古代科学家还进一步用朴素的科学理论解释了太极运动之所以能够强身健体的道理。一千七百多年前华佗神医就通过模仿五种动物的形态编译了“五禽戏”作为健身运动。人体有“奇经八脉”、“五脏六腑”,经过运动则谷气消、血脉通。任脉、督脉、冲带等经络,内联脏腑、四肢百骸九窍,外则网络全身血脉并行。太极具备仿生学、形态技能等特征,其相生相克、取长补短则尽展仿生之道,有祛病养生之功效。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加大,时代对青年人的要求越来越高。他们面临激烈的竞争,很大一部分人的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此外,全球老龄化日益严重,中、老年人数在许多国家已占人口比例25%以上,并且还在不断增加。他们的身心健康、生活安定已成为社会是否稳定的重要因素。太极运动则成为他们不可或缺的体育运动项目之一,深受广大中、老年朋友和青少年朋友的青睐。几个世纪以来的实践证明,太极运动可达到强身健体、修身养性、预防疾病,提高免疫力的目的。
练好太极首先要做到“心静”、“体松”,全神贯注、集中思想,心静体动、内静外动。心为意之主、意为心副,心动则意起、意生则气随;心乱则意散、意散则气浮;气沉则意坚、意坚则心定。心、意、气三者互为用。避免紧张,做到心平气血和、养神气凝。
太极运动的特点要身体放松,用意念指导动作。慢、匀、轻、连、绵、柔、刚、稳,再加上:手、眼、身、步、腿全身协调。无处不动、呼吸自然,应呼则呼、应吸则吸,出手为呼、收手为吸,升为吸、降为呼,提为吸、沉为呼,开为吸、合为呼。呼吸自发配合变为自觉引导调节,深呼深吸。动作上要达到“欲上先下、欲左先右、欲进先收”。手断意连、舒展大方、轻灵圆活、虚实分明、连绵不断、行如流水、活而不散、轻而不浮,显示出极柔软又坚实,刚柔相济、以柔克刚之功力。拳中蕴含医术、医理,长期坚持练习,自能祛病强生。领悟人体经络是强生健体的第一需要,通过伸筋拔骨、节节放开、节节贯通、身无板结、体无滞涩,可消除五脏之淤血、改善六腑之功能,清心健脑、调节骨关节,从而达到祛病养生的目的。
中国武术传承数千年,其中太极武术更是融合道家养生与武术健体于一炉。修练太极武术可使人从懂拳到懂医,从自病到为人治病,强身健体、延年益寿、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太极武术传承自道家,其体现了道家的思想精髓,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朴素世界观。道家思想中,“清静无为”、“返朴归真”、“顺应自然”、“贵柔”等主张,对中医养生保健有很大影响和促进。
太极运动不分男女老少,不分区域,不分民族,不分国界皆可修练,在全世界也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随着中国与国际接轨太极所蕴含的道家思想也广为世界人民所认可,成为世界文化之林中的一朵奇葩。现在随着科技的日益发展、环境的日益恶化,人与自然如何和谐相处更是一个相当紧迫的问题。这正是我们大力弘扬太极精神,传承太极文化最好的机会。让我们携起手来让太极为人类开创更美好的未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