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习太极拳者练半年以上(以每日练一小时计),如果只是停留在丰富生活休闲的内容,而于健康方面并没明显变化,如某些慢性病没有得到控制、精神面貌没有改观等,这种情况的出现显然是练法出了差错。其根源可以从教与学两方面查找。这里侧重谈自误。即自己进了误区,耽误了自己。自误通常表现在以下十个方面:①好高骛远,贪多求快;②心意散乱,没进入清静拳境;③身心没有放松,或虽有所松,但只是浅表;④周身不能轻灵;⑤违背用意不用力原则;⑥行拳没有顾及循经走脉;⑦追求形似,忽略神似;⑧呼吸没有解决好;⑨没有将实训与体悟结合起来;⑩拳理基础知识较差,即对太极拳的本质、特征、原则、法则等学习不够,缺乏透彻理解。 上述十个方面弊端的根源有两点,一是将心意笼统化、模糊化,因而也就不能实施好“内外三合”以及“以意行气,以气运身”的拳理拳法。二是不屑于或不了解经络及穴位的运行,这是导致弊端反复出现、习练多年拳效较差的最大难题。笔者经过探索,认为将心、意、精、气、神先分开再结合进行习练,并配合经络穴位行拳,可以较为顺畅地解决这一难题。 首先我们应了解心、意、精、气、神的内涵,它是“用意”与“循经”之前提。 心:策源地在脑。受神主使,负责发布命令。练太极拳中的心,是担负多重任务所形成的心境、心地、心态、心绪、心思等。今人研究太极拳,多用“心法”一词,甚至有拳家认为“太极是什么?心就是太极,太极就是心”(解守德《太极内功心法》)。此种说法之心,较为概括,是心、意、神之统称。 意:具有意向性与直接现实性。意以心为基础,其策源地在心脑。初练太极拳,心的作用大,什么都要通过思维、记忆、想象等来引导,一旦动作熟练,意识作用增大,尔后意识、意念慢慢放松,有意变无意。 精:人体之精华,人生之大宝。男性藏精于睾丸(女性藏于乳房),道家有“十碗饭养一滴血,十滴血养一滴精,十滴精养一滴髓”之说。精足、髓实、神充。拳家有言:炼精化气是筑基之功。 气:可一分为三。一曰浊气。呼吸中的浊气与体内外排的秽气、病气。二曰真气,藏于肾,真元之气,与生俱来;三曰清气。是从呼吸道或食物中进入体内的营运与补养内气之气。练太极拳中强调深层呼吸是为从深层排出浊气,吸收清气,养护真气。 神:分识神、元神、真神。识神,指经验、感受;元神具有清纯性与原始性。真神乃性空之灵神,是通常所言归璞返真之真。它主宰一切,调理一切,亦是经脉之指挥,习练太极拳的终极点是炼其真神(亦称灵神、灵气)。 郑州陈氏太极拳馆 政六街馆 www.tjczl.com 转 (文章仅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