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楼主: 生命

精神领域的“劲”是什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2-2-19 20: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讲内气、不讲外气,那就不是太极拳。要知道能打人的拳不单是太极拳,而太极拳不是用劲打人而是用外气打人。
发表于 2002-2-20 15: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太极拳不用劲打人,那我们练劲干什么?外气又是什么样的呢?技击是古人创造太极拳的最终目的,既然外气就可以打人,古人又为何把内气的修炼加入到太极拳当中呢?
请解答!———————————————————————————————————————————————————————————————————————————————————————书生虽糊涂,韧性却十足。为求一真理,愿走万里路!!
 楼主| 发表于 2002-2-22 16: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是我对这一问题的理解,不当之处在所难免。纯为抛砖引玉,结交同好。还请大家不要见笑。但也特请众位有言即说。

精神领域中的“力”概念。
力就是产生变化的原因,力在武术中的载体是人的身躯,精神“力”的载体是人的目光或神光。武术力产生的标志是肌肉紧张,而精神力受激发的标志是1.人的眼神焦点圈缩小;2.眼神停留时间延长。  力在武术上产生的是破坏效果,使受力方形变或位移。
而力在思维上产生的是激活效应。注意到什么,就激活什么(感觉或功能)。
  下面两个规律是基于我自己经验的猜测,并未经仪器验证。
眼神测不准规律:
           缩小程度(1/眼神的焦点圈面积)×眼停时间=:接触常数(为较稳定值)
  力的作用量=能×接触常数
              能=质量(信息强度)×眼神变化速度或加速度
Note1. 古代静功要求很重要一个就是让眼神停留时间无限长,所谓心定是也。则由测不准规律必然眼神焦点圈应无限大才对。那么如果静功中眼神意守丹田而又眼光局限,可谓谬之矣。(功夫深时,小小丹田在神光眼里却是无穷大,但初入门者一般达不到。)

Note2. 武术内劲乃爆发力产生最佳的效果的一种方式。
①任何力均由矛盾两方阳和阴的切换产生出,如阳(肌肉)群主力向前,阴群主力向后,相持平衡中,突然阴群放松或阳群变紧,则产生向前的爆发。但往往刚一爆发,随着阴群变弱,阳群也自动变弱(或相反紧则同紧),等到接触敌身时,仅只有了速度动能,而无加速度。武术内劲要求训练有素者在爆发乃至接触后,仍然保持阳增阴降之切换至尽可能长时间。并且从整体上在骨架齐整前提下各个爆发要保持有序(如同动),且阴群尽量放松。所以劲是由各个爆发(阴阳切换)共同形成的,宏观上,就如世界万物一样有三种状态:气态、流态(常语为液态)、聚态(常语为固态)。适时而用其性态,从而就会增大产生地面―――敌身的最大争力作用量。这就好比用手快速拂火,手不会受伤,但若开水溅到手上却会伤手。因为水温虽低于火,但沾在手上作用时间长。但如果迅速用凉水冲去则没事了。
②整劲除地面-敌身争力外,还有一个就是利用整个身体重心的运动产生动能。为此目的,腹胯膝劲形成一个平面圆旋劲,而腰肩肘形成又一个平面圆旋劲。此一对平面圆,如璇玑般就可以形成一个三维自由度的重心运动旋劲。既灵活又稳定。因其是重心运动且是如粒子加速器般的旋动,带有巨大的动量。在精神中则璇玑由神光、明宇宙二者的旋转共成。
③当接触的作用力压强同于敌方体压或血压时,就会产生共振。从而或害之或益之。
如用血压计量人血压时,血压计中的汞柱会在到达血压时跳动,盖共振也。

发表于 2002-2-22 22: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可爱的“糊涂”,没有内气在大周天里运行,能发出外气吗?你没听说过外气点穴吗?
劲可以打人,但外表肯定会有青红伤;而外气也同样可以打人,但外表不会有青红伤。
 楼主| 发表于 2002-2-23 13: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说一下自己对此的观点:
1。气功意义下的气是存在的,但是非常难练,如果是为了一个伟大的目标,而敢于探索。那是非常好的,比如道家的长生不死,佛的圆融顿智。但如果仅是为了身体健康,就大可不必了,杀鸡用牛刀,往往鸡也是杀不死,反而把人累得半死。而且一般练功的人,把 气感 当作气。 有了气感,就是有了气吗?这实在是一个问题。这些神奇的东西,一般人是有所体会,(如你走在路上,突然一回头,原来是有一个人看你。这可以理解为气的作用)但是可遇而不可求。炼功就是让它能够随心所欲。 如果真是有志于此的同好,我愿意结交。武学的目的是技击,这是一派的观点。还有一派就是以武治心。古代道家的丹道的目的亦是炼丹修心。不管武道、丹道,殊途同归,现代又出现了气功这个概念,它的归途亦莫如是。这个心的概念是比较广阔的。劲可以打人,气可以打人,心就不能打人了吗?
2。但不管是 有形之力,无形之气,还是 神或心, 都得遵循同一个道理,即世界的动力来源于阴阳矛盾的切换,而太极是对这种阴阳切换的一种特殊的处理方式。我用一个特例,有形的、比较好说的力 来阐述我对此的理解。欢迎大家批评和给出自己的经验、感受。
当然有些人也许在平时生活中过得不好,上网时就总想以大师自居,其它人都不过是小朋友。如果他的所言确实是建立在自己真实的经验上的,话语中对人能够正面回答,每问必究,而不是(...)如果他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让人承认他为一个大师,还愿意造福于他人。这个小学生我还是很愿意当的。
但我真心愿意结交的还是志同道合、坦诚以待的朋友。
发表于 2002-2-28 22: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的太极拳门派很多,但其中的绝大多数都是以力量和技巧来进行搏击的;而本人练的传统太极拳则是以外气和技巧来进行搏击的。相比之下前者更容易练成,而后者较难练成,所以我能理解一些人的情绪,但并不为这些人所影响。
我再次说明一点:我的所有观点及经验都是我的亲身体验,都是练传统太极拳的收获。
若对传统太极拳有兴趣,请访问太极功夫网http://tjkf.at.china.com
 
发表于 2002-3-1 16: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阁下所说之传统太极拳出自何人之手,创立于何时、何地,根据何种典籍,属于哪一家,现今有何著作,请阁下一一言明,好使在下增长见识,不做坐井之蛙,也可以令诸位拳友对阁下之误解得以化解,否则,阁下之前所说的话恐难服众!!!————————————————————————————————————————————————————————————————书生虽糊涂,韧性却十足。为求一真理,愿走万里路!!
 楼主| 发表于 2002-3-1 16: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若是讨论与本帖无关的话题,还请在外面另开一个帖子。谢谢!
发表于 2002-3-8 18: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从物理学的‘气’的角度来讲是一种负压状态。
从电的度来看是一种电势状态。
有谁对这种理解的进一步解释有兴趣吗?
 楼主| 发表于 2003-1-6 15: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贴子最后由生命在 2003/01/13 09:20am 编辑]

------------------------------------------------------------------------------
A:题外话:先密后众

我通过在大学时学过些科学,感触就是 知识源于问题(或曰秘密),一切的理论还是技术都是围绕着相对应的核心问题。
所以俗话讲问题的提出是成功的一半。 所以一般有些科学修养的人不管干任何事情,头脑中就一定要绷紧提问题的弦。
(我称之为“先密”,即做事之先(首要)在于秘密(问题)的找出)
我们每天勤恳的工作, 那人生的快乐究竟在那呢? 即使下班回家休息看电视,虽然可以消磨时光,但并不能让我感到快乐。
在人生探索的过程中,“先密”的准则却往往会逼使人不得不走相当长的孤独之旅。所以年纪愈大朋友愈少快乐愈少。
什么是快乐呢?
我想起自己一向是很容易被人一搔痒就会笑的,但若自己给自己搔痒,却总也笑不起来。快乐又何尝不是这样。欢乐是来源于他人的,
正如一个人不可能靠自己来逗痒的。所以孤独化的道路可以走,应该走,(为了自己的追求)但不能走一辈子。在一定时候,还是要
回到人世中来的。否则,一个人若不想给别人带来欢乐时,他自己也就逐渐进入无生命状态。"后众"即最后还是要回到众人中来的。
但我这里并不是佛家的意思,让我说快乐具体是什么呢?
我想就是“自己的付出能让自己喜欢的人享受”。这句话虽短却包含了好几个条件。因为合适的人最多能给你的只是你所喜欢的
“刺激”(就用这个词吧)。而要自己内心也真正快乐的话,就得付出并有效。
当然,我们与有共同喜好的人如果能形成一个圈子,在这个圈子中表现出自己懂得比别人多,或者甚至让自己或别人出(善意的)丑。
这也是快乐的。 科学家们往往有此癖好。

这大概就是我们这些太极拳友们需要一个网络论坛的缘故, 为此深深感谢班主men。
B:
太极拳中有其独特的劲法及其训练体系。那么根据此原理,精神领域的“劲”是什么,会否对人的思维能力如记忆力有极大的帮助,试向
方家请教其详。
到底有人是否关心于 我的原始问题:太极劲是什么?力怎化为劲的。怎么用此理到化心意中的力为心意之劲。然后再怎么不仅用到打拳亦用到学习、思维中去。
有关心于此问题的请发言,不要以为我在这里准备跟大家讨论虚的哲理。这绝对会是有实操实练的。我最讨厌的就是假大空。
希望大家不要再往气功上闹了,也不要往人生哲理、以及好好练功的教诲上引(大家都是成年人了,不需要别人告诉这些道理)。对本帖的具体问题,或者表示你的真知灼见,或者发个帖子表示对此问题有同样的关心,让我知道自己不是寂寞的。

如果你真的对气功有修炼,亦可发出有内容的帖子,言词要有解释性,方法有操作性。
上面有人说 精神力就是 “气”,不知依据的是什么?根据我对气功的了解 “神”乃先天无形之质,气乃后天无形之物。二者其可如此混淆,本末倒置。如果这样,还干吗 练精化气 练气化神。自己的力根本不需要经种种手段化为自己。最好以后说话时把依据(或经典或经验)带上,免得让人无法了解。
我说一下自己对此的观点:
1。气功意义下的气是存在的,但是非常难练,如果是为了一个伟大的目标,而敢于探索。那是非常好的,比如道家的长生不死,佛的圆融顿智。但如果仅是为了身体健康,就大可不必了,杀鸡用牛刀,往往鸡也是杀不死,反而把人累得半死。而且一般练功的人,把 气感 当作气。 有了气感,就是有了气吗?这实在是一个问题。这些神奇的东西,一般人是有所体会,(如你走在路上,突然一回头,原来是有一个人看你。这可以理解为气的作用)但是可遇而不可求。炼功就是让它能够随心所欲。 如果真是有志于此的同好,我愿意结交。武学的目的是技击,这是一派的观点。还有一派就是以武治心。古代道家的丹道的目的亦是炼丹修心。不管武道、丹道,殊途同归,现代又出现了气功这个概念,它的归途亦莫如是。这个心的概念是比较广阔的。劲可以打人,气可以打人,心就不能“打”人了吗?
2。但不管是 有形之力,无形之气,还是 神或心, 都得遵循同一个道理,即世界的动力来源于阴阳矛盾的切换,而太极是对这种阴阳切换的一种特殊的处理方式。我用一个特例,有形的、比较好说的力 来阐述我对此的理解。欢迎大家批评和给出自己的经验、感受。
当然有些人也许在平时生活中过得不好,上网时就总想以大师自居,其它人都不过是小朋友。如果他的所言确实是建立在自己真实的经验上的,话语中对人能够正面回答,每问必究,而不是(...)如果他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让人承认他为一个大师,还愿意造福于他人。这个小学生我还是很愿意当的。
但我真心愿意结交的还是志同道合、坦诚以待的朋友。

下面是我对这一问题的理解,不当之处在所难免。纯为抛砖引玉,结交同好。还请大家不要见笑。但也特请众位有言即说。

精神领域中的“力”概念。
力就是产生变化的原因,力在武术中的载体是人的身躯,精神“力”的载体是人的目光或神光。武术力产生的标志是肌肉紧张,而精神力受激发的标志是1.人的眼神焦点圈缩小;2.眼神停留时间延长。  力在武术上产生的是破坏效果,使受力方形变或位移。
而力在思维上产生的是激活效应。注意到什么,就激活什么(感觉或功能)。
 下面两个规律是基于我自己经验的猜测,并未经仪器验证。
眼神测不准规律:
          缩小程度(1/眼神的焦点圈面积)×眼停时间=:接触常数(为较稳定值)
 力的作用量=能×接触常数
             能=质量(信息强度)×眼神变化速度或加速度
Note1. 古代静功要求很重要一个就是让眼神停留时间无限长,所谓心定是也。则由测不准规律必然眼神焦点圈应无限大才对。那么如果静功中眼神意守丹田而又眼光局限,可谓谬之矣。(功夫深时,小小丹田在神光眼里却是无穷大,但初入门者一般达不到。)

Note2. 武术内劲乃爆发力产生最佳的效果的一种方式。
①任何力均由矛盾两方阳和阴的切换产生出,如阳(肌肉)群主力向前,阴群主力向后,相持平衡中,突然阴群放松或阳群变紧,则产生向前的爆发。但往往刚一爆发,随着阴群变弱,阳群也自动变弱(或相反紧则同紧),等到接触敌身时,仅只有了速度动能,而无加速度。武术内劲要求训练有素者在爆发乃至接触后,仍然保持阳增阴降之切换至尽可能长时间。并且从整体上在骨架齐整前提下各个爆发要保持有序(如同动),且阴群尽量放松。所以劲是由各个爆发(阴阳切换)共同形成的,宏观上,就如世界万物一样有三种状态:气态、流态(常语为液态)、聚态(常语为固态)。适时而用其性态,从而就会增大产生地面―――敌身的最大争力作用量。这就好比用手快速拂火,手不会受伤,但若开水溅到手上却会伤手。因为水温虽低于火,但沾在手上作用时间长。但如果迅速用凉水冲去则没事了。
②整劲除地面-敌身争力外,还有一个就是利用整个身体重心的运动产生动能。为此目的,腹胯膝劲形成一个平面圆旋劲,而腰肩肘形成又一个平面圆旋劲。此一对平面圆,如璇玑般就可以形成一个三维自由度的重心运动旋劲。既灵活又稳定。因其是重心运动且是如粒子加速器般的旋动,带有巨大的动量。在精神中则璇玑由神光、 目光二者的旋转共成。
③当接触的作用力压强同于敌方体压或血压时,就会产生共振。从而或害之或益之。
如用血压计量人血压时,血压计中的汞柱会在到达血压时跳动,盖共振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本站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