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五朵武花之李文贞(1923年—2014年)
1923年12月18日(农历),李文贞女士(原名李亚男),出生于天津市南市荣业街仁美里,其父为当时武林界赫赫有名的“功力门”一代宗师、被尊称的“大力神霸州李”的李茂春先生。从4岁开始,父亲便对其进行严格的身体素质和基本功训练,同时,精心传授其太极十三剑、飞虎拳、绵掌拳、形意拳、穆英棍及刀、钩等功力门的特技。小亚男生性刚烈,不论多苦多累,从不退缩,总是咬牙坚持刻苦练功。“梅花香自苦寒来”,经过十余年的严训和苦炼,终于练出了一身过硬的武术基本功,全面、系统、熟练的掌握了功力门的武学精髓和武术技能,开始在天津武术界崭露头角,多次受邀登台献艺,备受当时媒体关注。其父为防止她不受浮名虚誉所扰,特将其名改为“文贞”,盼其文静贞洁,似荷莲出污泥而至洁,如梅花傲霜雪而永贞。
1939年,李茂春先生因病辞世,年仅16岁的李文贞毅然勇挑全家生活重任,在天津市“三不管”的东兴市场卖艺谋生;岂知祸不单行,洪水又来肆虐天津,房屋被淹,李文贞只得带着母亲和三个年幼的弟妹逃荒到北京,姐弟身披重孝在天桥摆武场卖艺糊口,在北京武术界同仁们的大力协助之下,艰难渡日。当 洪水消退,全家回津时,房屋内空无一物,遥遥欲坠。李文贞不得不咬紧牙关,在屋墙之外,搭蓬开场,卖武求生。水仅如此,当时正值日寇占领时期,常有地痞流氓、日寇汉奸前来寻衅滋事,欺男霸女,李文贞对此深恶痛绝,始终坚持一身正气,大义凛然,刚直不阿,毫不畏惧。凭着一身过硬的武功:严惩汉奸,一拳砸歪恶贼下巴骨;勇救弱女,三招击倒兽性日本兵。正是在如此艰难凶险的环境条件下,李文贞经过十年奋斗,不仅成功地赡养老母,而且将三个弟妹带大成人,并迎来了全国的解放,武术的春天。
1950年,李文贞为了给抗美援朝募捐,每天重展英姿,连场义演,被誉为“武林女杰”、“霸洲李传人”,其武功绝技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1953年,她在全国首届民族形式体育表演及比赛大会上荣获特别奖,并作为特邀代表到北京中南海怀仁堂表演“太极十三剑”和“飞虎拳”,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称赞。同年,她成为第一批中国武术队队员,并被周总理点名随团出访原苏联及东欧五国(波、匈、捷、保、罗),成为使武术走出国门的第一个武术队员;在历次运动会上,李文贞荣获数十次武术比赛冠军,贺龙作为当时的体委领导,亲自为她挂的奖牌。1958年,国家武术队解散以后,李文贞回到家乡,在天津市武术队任教练兼运动员。1959年她参加了第一届全国运动会,获得了单项、全能三个冠军的优异成绩。
1957年9月,李老师与师兄王子章合作整理并做动作示范,完成了《太极十三剑》一书,由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非常受欢迎,四次再版,共发行数十万册。1961年,39岁的李文贞从运动员的队伍中退役,到天津人民体育馆开始了她专业教练员的生涯
1965年,李文贞不幸患上子宫癌,一度卧床不起,当医生也束手无策时,她怀着一定要战胜癌症的坚强信念,毅然停止化疗,运用自己坚实的武术功底和科学方式,以太极十三剑为健身强心之本,辅助以拳术、气功,坚持神情自愿,劳逸适度,快活恬淡,形意合一等基本原则,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抗争,终于实现了药物难以达到的奇效,彻底战胜了癌症恶魔,至今虽已进耄耋之年,仍神采奕奕,精神抖擞地为中国武术事业的继承和发展贡献自己毕生精力和全部的智慧。
多年以来,李老一直广收弟子,大力传播中国功夫,其徒子徒孙遍布世界各国,其中有省、市级武术队的教练、防暴除恶的刑侦警察、大学体育教师、武警教官、国家领导人的贴身警卫、国际武打名星……,为庆祝北京奥运会的召开,于85岁高龄之际,再度开门收徒。更值一提的是,李老与其大弟子刘幼珍、徒孙刘清华,师徒三代都荣获了“武林百杰”称号。
此外,李老还先后获得香港武术节《武术耆英奖》、长城武术节“世界武术联盟武林长老”、美国“武术段位10段”等荣誉称号。其业绩先后被载入《中外名字大辞典》名人录、《中国武林著名人物传》、《中国当代武术家词典》、《中国专家人才库》、《中国著名教练员、裁判员大辞典》、《武坛名人录》《中国武术名人辞典》、《二十一世纪人才库》(中文版 英文版)等众多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