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观承认世界的物质性,认为宇宙中阴阳相生以至生生不息。阴阳互济可生三才,三才者天、地、人也,上天下地人居其间,这就是宇宙的空间。现代哲学认为世界是物质的,人处于宇宙空间,人主宰于世界,人能改造和创造世界。人具有内因先决条件,只要能借助天时和地利的两个外因条件,三者合一,则万事皆成。练太极拳也不例外,不论是练拳还是用拳,都应借助天时、地利的自然条件,巧有自身的三才,拳艺才能有所成就。 将三才之义借喻人体,则有三身之谓。三身即精、气、神,精足、气满、神聚方为健康之相。精气神之舍为三丹田:上丹田为天门(百会穴),下丹田为地户(会阴穴),中丹田为气海。天门主神,地户藏精,气海蕴气。精气神乃生命之根、造化之源,因此,练太极拳要重视练好丹田功。当太极拳练到功形圆满时,三丹田表现为:凌神于天门,则身轻如羽;凝神于地户,则沉重如山;注神于气海,则可得其中和之道,内气能聚能散,力能推山。 三才亦可借喻太极三节。三节明,招熟,劲通,势势成功。三节是指人的整体或局部均分上、中、下(或梢、中、根)三节,要知三节、明三节、用三节。拳论曰:“上节不明,无依无宗;中节不明,满腹是空;下节不明,颠覆必生。”练拳求功,还要注意四肢三节的作用,梢节能领,中节跟护,根节催动。三节互用是技击成功之诀,拳论曰:“如长蛇之阵,击首则尾应,击尾则首应,击其身则首尾相应”。此为三节互用,上下周全,内外统一,技击方能取胜。 三才又可喻为三合。明三节、懂三合,这是练太极拳应注意的要领。三合分内三合、外三合,共称之为六合。外三合,即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这是强调上下相随的做法。外三合有同旁三合、异旁三合。异旁三合即左手与右足相合、右手与左足相合、左肘与右膝相合、右肩与左胯相合,这是随上肢腰的圆转形的上下相合,也是“欲左先右”的辩证用法。另外还应注意头与手相合、手与身相合、身与步相合,这都属于外三合的范围。外三合合好,可使拳势正确、内气畅通,技击用招定能成功。特别是擒拿法中,更显示出外三合的威力和作用。 所谓内三合,即心与意合、气与力合、筋与骨合。“心”是人们的共性产物。“意”是练太极拳特定的意念环境。“气”既能指人们呼吸之气,又能指人体能量转化之气。“力”专指太极拳的劲力,与常人的倔力是不同的。“筋”与“骨”合指的各照本位、随其自然,这样才能气血畅通、肌肉丰满、神经敏捷;反之则背筋错位、气血受阻、局部疼痛变肿、神经失灵。内三合练好,练拳者自然会心与目合、肝与筋合、脾与肉合、肺与身合、肾与骨合。五藏能与筋、骨、皮、肉相结合,这样方可做到上欲动而下自随之,下欲动而上自领之,上下动而中部应之,中部动而上下合之的三节运用,可以速达“一静而无有不静,一动百骸皆随”的功夫。 本文由陈正雷太极政六街馆 转发 仅供参考 http://www.tjcz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