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1981年的春天,焦作一带天气非常干旱,一直也没有下雨,刚进5月份天气就热起来,冯营矿周围的人们正忙于抗旱。5月2日下午3点左右,陈照奎老师午睡后起来,准备到门外大树下散散步。他披件衣服,穿上回力鞋,弯腰系鞋带,他花了很长时间,才系好鞋带。当他准备起身的时候,猛一抬头,顿觉眼前一片漆黑,一头载倒在地,就再也没有起来。待发现后,立即叫来救护车,送往马村区矿物局第二医院,我也及时赶到医院。陈照奎老师对我说:“快给小胖发电报。”之后,再也说不出话来。5月5日,陈瑜从北京回来赶到医院,见了他父亲最后一面。陈老师两眼含泪看着陈瑜,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当时陈瑜才19岁。5月7日中午11点46分,在医院急救无效,陈照奎老师与世长辞了。7日下午我与几个学生成立了致丧委员会,委员会由我、冉广跃、祝应龙、张献洲、张喜堂五人组成。我们五人在矿山机构厂,冉广跃宿舍里,开了长时间会,最后决定由我负责去陈家沟报丧,他们继续留在这里,研究有关事情,或等我回来的消息。我找到史潮记,由史潮记陪同我到北山找魏京焕,见到魏京焕后,我说:“陈照奎老师今天去世了,我来见你想让你帮助找部车一同去陈家沟。”魏京焕听后,马上向他的科长刘万智作了汇报。这时司机已经下班,刘万智非常热情,忙打电话把司机找回来,等司机从家里回到办公室,已经8点左右了,我和魏京焕、史潮记三人一同上车,直奔陈家沟,快到陈家沟时,我说:“先到我家吃个饭吧,忙碌了一天现在感觉确实饿了。”他俩说好吧,当我们和司机一同到我家时,见我的母亲正在做饭,我问母亲怎么这个时候还没有吃饭,母亲告诉我:“你太太生孩子了,你已经当爹了。”我急切的问男孩、女孩?什么时候生的?母亲说:“女孩,11点46分生的。”听了此话,我楞住了,我望着史潮记,史潮记也望着我,甚是吃惊。陈照奎老师5月7日11点46分去世,我太太5月7号11点46分生孩子!想到刚刚归去的老师,我来不及多想,也来不及多看两眼刚来到人世的孩子,也顾不上安慰一下产后的太太,匆匆忙忙就赶到陈家沟,先到小旺家,小旺家人说小旺出差不在家,也不在郑州,然后又找了些陈照奎老师的本家人,他们说:“这是大事,谁也不敢负责。”最后我们只能留话给陈照奎老师的本家,告诉他们陈照奎老师去世的消息。我们三人就急急忙忙的又赶回了焦作。我让司机把我送到冉广跃家,这时已10点30分左右。治丧委员会领导小组还在等我的消息呢。我一到就简短的向大家汇报了一下,经过我们五个人的激烈讨论后,最后决定连夜通知所有曾跟陈照奎老师学过的人,让大家共同捐款,来办理陈照奎老师的后事,祝应龙首先问我:“进才,跟陈照奎老师学过的学生大部分是你的以前学生。你也知道他们在那里住,你看我们先从那里开始。”我想了一会说:“这样吧,我们先从焦作东边开始往西通知,他们听后同意地说:“就这样走吧。”我们五人骑着自行车,在我的带领下直奔焦东风动机械厂,先敲开了朱代全家的门,我们向朱代全讲了一下陈照奎老师去世的事,以及我们来的目的,他马上掏出了10元钱交给了我们说“我白天还上班,就不跟你们一起去了。”这时已夜里11点左右了,我又带着大家到了第二家也是风动机械厂的职工小杨,到了他家敲门把他喊了起来,他交了10元钱并和我们一起到第三家、第四家等,这样一直延续下去,大部分人都从床上爬起来和我们一起往前去通知其它学生,当走到公安局副局长刘时震家时,已晚上4.30左右了,人也聚集有将近20人,我敲了敲刘副局长家的门,直听屋里咔嚓手枪上膛的声音,刘副局长问:“谁”我赶紧侧身站到墙后大声说:“我是进才。”刘时震副局长说:“这么晚了,你有什么事,明天再说吧。”我说:“刘副局长,你开开门,我有急事告诉你。” 刘时震副局长这时说“你等一下”,等了一会,刘副局长开了门一看,“啊,这么多人。”我让其它人在屋外等候,我就带领治丧委员其它四人一起进了刘副局长家的屋,刘副局长说“你们坐下吧”,当我们坐下以后,他就问有什么急事,我就把陈照奎老师的去世,以及我们开会研究的情况和到陈家沟报丧的情况向他讲了一遍。刘副局长听后说:“你们不要往前再通知人了,马上就5点了,另外你们最好是再通知陈照奎老师的家人来,再作决定”,我们听后觉得也有道理,就告辞了刘副局长,出了刘副局长家门,我说:“大家回去休息吧,明天傍晚我们在冉广跃家的地方集合。”大家就都回去休息了。我们陈照奎老师治丧的委员领导小组又回到了冉广跃的家,继续开了会,决定第二天由陈瑜(小胖)去找陈小旺,大家边准备边等,初步定为11号火葬。这时天已快亮了。我就到宾馆让祝应龙跟我安排了一个房间去休息了一中午。8点晚上陈照奎老师治丧的委员领导小组继续在冉广跃家开会。这样我们每天都在等陈家沟的陈照奎老师本家来人,等陈瑜去请他旺哥和其它人来,一直等到10号下午,还没见任何人来,陈瑜也没来,我们五人马上决定,再去陈家沟,一定要在陈照奎老师的本家拉一个人回来,我找上魏京焕,又让他找部车,并同时叫了史潮记、张喜堂陪同我一起前往陈家沟,这天又是晚上8点左右,我们到了陈家沟直接到陈小旺家,陈小旺不在家,陈小旺的哥哥陈永和在家,我说:“陈永和,小旺不在,你跟我们去趟焦作,你是老师的亲侄子,明天,陈照奎老师要火葬,一定要有你们亲人在跟前”。陈永和说:“这么大的事我当不了家”,我说:“你只管去好了,你不敢当家,由我们治丧委员会当家”,就这样,我们硬拉着陈永和上了车,到了焦作,又是10点左右了,我随即到冉广跃家,向治丧委员会领导小组作了汇报,大家听后才松了一口气。治丧委员领导最后决定11日早上10点30分在艺新影院门口集合到火葬场,给陈照奎老师开追悼会。11日早上10点30分,我们准时在艺新影院门口会齐。一同前往焦东火葬场,到了火葬场,服务员给我们打开了追悼会大厅,前来参加追悼人员除了治丧委员领导五人小组,还有23人,我们要每人都签了到,并宣布治丧委员会成立,接着就进行了开会,由我们治丧委员领导小组各自讲话以及委员们的发言,开了一个多小时的会议,因火葬场停电,我们会议也被迫停止。火葬场的工作人员来通知我们,陈照奎老师的火葬改在12日下午。我随即也向全体治丧委员会传达了这个消息,并通知大家,12日早上10点30分继续在艺新影院集合,11点追悼会准时开始,希望大家准时到,讲完后大家就各自离去。 12日早10点30分,我们又准时在艺新影院门口集合。这时陈瑜回温县没找到陈小旺,一紧张在陈小旺家病了几天,身体刚有些好转,偏巧也在这天早上从温县赶来。他就随着大家一起到了火葬场,在追悼会大厅,为陈照奎老师开追悼会,下午1.30分,火葬场通知我准备火葬。我立即召集治丧委员会全体成员,赴火葬场向老师遗体告别。2:30分,火葬场小姐把陈老师骨灰送到追悼会场,当众将陈老师的骨灰装入骨灰盒。追悼会结束后,治丧委员会领导小组,又一起到冉广跃家继续开会,处理善后有关事情,经过治丧委员会领导小组研究,决定向全国陈照奎老师的生前好友及亲属和各地的学生发电,由张献洲执笔起草电文,原文是这样的。 先生: 我们怀着沉痛的心情向您告知:陈照奎先生于1981年5月2日中午因患高血压脑溢血症经焦作矿务局第二医院抢救无效于本月7日中午十一点四十分不幸逝世。 陈照奎先生治丧委员会由在焦作市生前徒弟组成,主要负责人有:程进才、祝应龙、冉广跃、张献洲、张希堂和委员二十三人组成。 有关陈先生的全部医疗安葬费已由本委员会自筹办妥。 陈照奎先生的遗体于本月十二日下午火化,参加与陈老师遗体告别仪式的有治丧委员会全体成员以及陈老师的儿子陈瑜(小胖)、侄子陈永和。 陈老师的骨灰于当天下午由冉广跃(治丧委员会负责人)、陈瑜、陈永和三人护送到温县陈沟村安放。 因我们对陈照奎先生生前好友了解不多,且通讯地址不详,望相互传告。 特此函告。
陈照奎治丧委员会 一九八一年五月十二日 通讯地址 河南焦作宾馆 祝应龙收 电文起草后,经过大家通过,由祝应龙去邮局向全国发电。发往单位及个人的电文,有上海陈式太极拳协会会长万文德,上海体委主任顾当綮,北京陈式太极拳协会会长冯志强和陈照奎老师的姐姐陈玉侠等人。几天后,他们也都各自回电到焦作宾馆。 陈照奎老师去世后,我们治丧委员会领导小组后来决定,每月逢五在一起开会,研究怎样将陈照奎老师的陈式太极拳发扬光大。 这里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事情是陈照奎老师去世几个月之后,一天冉广跃到我家来找我,说:“陈照奎晚上老到他家闹,闹的他全家不能休息,”我问:“怎么闹法”他说:“陈照奎老师每晚都来问我要衣服”问我看怎么办,我说:“噢,原来是为了这件事呀,好办”,具体是这样的: 陈照奎老师5月2日得病,他做的衣服还来不及取出就与世长辞了,我和陈照奎老师去全国教拳的计画也从此落空。这里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轶事,陈照奎老师的后事处理过之后,衣服才取出来。我们治丧领导小组成员冉广跃是陈照奎老师的本家外甥,家有几个男孩,我就让冉广跃把这几套陈照奎老师做的新黄迪卡衣服拿去给他的孩子们穿。过了一段时间,冉广跃去家里找我说:“进才,陈照奎老师晚上老是到我家要衣服,闹得我全家不能安生。”我说:“好办,老师在世时听我的,他走了还会听我的,你放心好了。你去买8样不同颜色的纸做成衣裤和鞋,另买一把香和一些纸钱,并准备一盆沙土,准备好以后,告诉我。” 冉广跃准备好以后,一天晚上他把我叫到他家,到了晚上12点左右,我让他把东西全部拿到他住的楼顶。我先在楼顶对着陈照奎去世的方向,在楼顶划了一个十字,把装满沙土的盆放在十字中间,然后把香点着,叫冉广跃把用8种颜色纸做的新衣、新裤、新鞋和一些纸钱放在前面。我说“陈照奎老师,你听着我是进才,本来我们俩说好要去全国教拳的,结果你匆忙走了,也不管我了,你走时,没来得及把新衣服穿上,是我让冉广跃拿去给他孩子们穿的,要怨就怨我吧,别再去找冉广跃事了,你在世时最听我的,你就再听我一次吧,你看冉广跃特别又给你做了8套新衣、新裤、新鞋,今天你收下,同时又给了一些零花钱,也一同收下。”我让冉广跃把纸钱和做的衣裤鞋一同用火点着,我们俩一同在楼顶又扣了三个头。”此事就结束了。后来我问了问冉广跃,他说:“以后陈照奎老师再也没来闹过”。 虽说陈照奎老师后对冉广跃有一点不愉快的事发生,但并没影响,我们治丧委员会领导小组每月5日的会议,经我们坚持不懈的努力,1983年,冯志强老师从北京来到陈家沟,住在陈家沟太极拳学校的宿舍里,我听说后,专程赶到陈家沟太极拳学校,找到冯志强老师,向他汇报了陈照奎老师在焦作教学期间,以及去世后的全部过程,冯志强老师听后感动的流下了眼泪,拉着我的手说:“进才,以后我就是你的老师,”之后每年我都到北京去看望冯志强老师。到1985年的5月20日在我们陈照奎老师治丧委员会领导小组的推动下,成立了焦作市陈式太极拳研究会,会长是吴秀宝,名誉会长是冯志强,副会长和秘书长分别由我和治丧委员会其它四人担任,吴秀宝是陈照奎老师早期在焦作的朋友和学生。 陈照奎老师的一生是短暂的,但他对陈式太极拳的贡献却是巨大的,他为陈式太极拳在国内和国际上的推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看了程进才同志写的《忆陈照奎大师生平》 三点感慨:
一、文化大革命使中国失掉了多少中华英才,这种损失永远弥补不了!很无奈呀....... 二、以陈照奎先生代表的陈式太极拳的精神影响着所有习拳人的心灵:我们很多老师都是陈照奎先生当年的弟子,从老师身上感受到教学上的严谨、做人的高尚、艰难战胜身体种种困苦的毅力、忠厚诚信的风范、知识的丰厚、重义轻利! 三、过去习武之人没有经济收入来源,只*教拳,生活很清苦,就是现在也需要国家需要企业家大力扶持资助,中国人民身体状况总体不理想,健康是一个民族的根本保证,能给大家带来健康、有功夫的人应该当做国宝,善待他们,赋予一个安定的生活局面,以便让其更好地传授拳技造福百姓! ————————————————————————————————————————————————————————— 转字惟智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