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6624|回复: 1

内外家之分该休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4-21 21: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太极,形意,八卦是一家,孙碌堂前辈是千年不遇之顶尖宗师,朱国福三兄弟将拳击等西洋拳法融到形意中,在擂台实战中取得顶尖成绩。这些说明,世界武术本是一家,抛开内外家的主观意念,我们才能超越前辈,追赶前辈。

发表于 2006-5-9 20: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认为内外家的分法只是因练习之法方向迥异而产生的两种不同称呼而已,书生比较赞同按照地域来把拳种归类,原因如下:

1)中华武术的最大特色是“内气”,讲求“以意导气,以气引劲”,其实这并非太极、八卦、形意、大成等有“内家”之名的拳种的专利,即如有外家拳代表之称的少林拳中也不乏提到“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南拳中的也有不少“催气运劲”的手法,所以这“一口气”贯串了整个中华武术体系;

2)中华武术的目标始终是“内外兼修”,除了上述的“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外,可以举一个实证:陈公照奎常通过举重练臂力,陈公发科可以双手举200来斤,说明练“内家拳”的也是有臂力的,只是在实战时如何把这力气运用得巧妙,要拨“千斤”,也要练出这“四两”嘛,书生觉得“外家拳”是由外到内,而“内家拳”是由内到外,方向不同而已;

3)中华武术的最高境界是如何“悟道”,不是说“白日飞升”那回事,而是说如何从“武”领悟到人生的意义,例如:霍公元甲曾在1919年9月《新青年》中言到:“吾霍氏之技,手仅一手,刀仅一刀,枪仅一枪,吾固不愿吾国人徒以一刀一枪胜人也。”(节选自2006年4月《精武》),该文评价霍公这段文字谦恭、正直、不张扬,而书生则还要补充:有大义!何谓大义?不难看出霍公是希望国人强大起来,不是“一刀一枪”的匹夫之胜,而是要从根本上的民族国家之胜,他之后所打的擂台都是为了唤醒民族精神而打,所以说,霍公悟道了!!这与所有练武人都有关系,并无内外家之分;

4)中华大地幅员广阔,人杰地灵,在各地生活的人的生理特征都有所不同,有的适合练拳,有的适合练腿,有的适合练刚,有的适合练柔,在技击上自然会形成各地不同的风格,如果单凭内外家来分的话,实在是不贴切,诸如“南拳北腿东枪西棍”的说法也太笼统了,故此,如果按地域划分,如“峨嵋”、“青城”、“南拳”等,都是按各地生活民风、环境、生理、技击特性……来划分,也许还比较明确、贴切些。

以上为书生个人看法,如有不同意见,请各位交流一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本站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