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楼主: “茶”

炁、气、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4-29 16: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草堂娇娃在2006-4-29 13:26:00的发言:
 

大哥言:“有气者无力,无气者纯刚,全身意在精神不在气,在气则滞。”

又言:“气虽存在,但不应去想,本门武学不研究气。”

草娃娃有几个疑问想请几位大哥哥给予指教。

1、草娃娃不知道贵门武学玄机,所以因切入点不同,故引发出此论坛之效应。

2、草娃娃知道气聚则生,气散则亡的道理。故人初世亦是气在人中,人在气中。这样才符合阴阳循环之理。娃娃又知气聚则神足、气散则神消。如肾气不足,两眼发黑,肯定无神;若不用粥饭,则全身无力;若不呼吸,生命休亦,所以一呼一吸即为道。

娃娃上举三气之例,实为天、地、人三才之标志,且不可混为一谈。若三气细细的分析,即可推出事物运动的哲学辨证关系。它具有纵深立体感,它就是宇宙,它就是太极,它就是一年四季万物衰荣之理法。丹田之气也为气,秋高气爽也为气,所以气象万千。万事万物即符合宇宙运动轨迹之法则。

3、所谓精神皆因气而生,气为因,精神为果。草娃娃知道,太平间里躺的一个个死人都没精神,是因为他们气绝身亡。如果说气绝身不亡只有两个原因,一个就是僵尸,另一个就是……出鬼了。

4、大哥哥的以上两句,草娃娃才疏学浅,苦心拜读,未解其中奥秘。如果说气绝了精神依然,也只有雷锋叔叔、黄继光、董存瑞等等,他们永远活在人们心中,他们的精神永远不死。

草娃娃以上回帖,莫怪草娃娃愚昧无知,如有得罪之处,还请大哥哥赐教。

另注:希望大哥哥以后发贴内容要朴实易懂,千万别误导娃娃。再此拜谢!


嘿嘿~~那就请草娃娃的大哥哥赐教了,记住,千万别误导了娃娃!
发表于 2006-4-29 20: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2709以下是引用草堂娇娃在2006-4-29 13:26:00的发言:
 

大哥言:“有气者无力,无气者纯刚,全身意在精神不在气,在气则滞。”

又言:“气虽存在,但不应去想,本门武学不研究气。”

草娃娃有几个疑问想请几位大哥哥给予指教。

1、草娃娃不知道贵门武学玄机,所以因切入点不同,故引发出此论坛之效应。

2、草娃娃知道气聚则生,气散则亡的道理。故人初世亦是气在人中,人在气中。这样才符合阴阳循环之理。娃娃又知气聚则神足、气散则神消。如肾气不足,两眼发黑,肯定无神;若不用粥饭,则全身无力;若不呼吸,生命休亦,所以一呼一吸即为道。

娃娃上举三气之例,实为天、地、人三才之标志,且不可混为一谈。若三气细细的分析,即可推出事物运动的哲学辨证关系。它具有纵深立体感,它就是宇宙,它就是太极,它就是一年四季万物衰荣之理法。丹田之气也为气,秋高气爽也为气,所以气象万千。万事万物即符合宇宙运动轨迹之法则。

3、所谓精神皆因气而生,气为因,精神为果。草娃娃知道,太平间里躺的一个个死人都没精神,是因为他们气绝身亡。如果说气绝身不亡只有两个原因,一个就是僵尸,另一个就是……出鬼了。

4、大哥哥的以上两句,草娃娃才疏学浅,苦心拜读,未解其中奥秘。如果说气绝了精神依然,也只有雷锋叔叔、黄继光、董存瑞等等,他们永远活在人们心中,他们的精神永远不死。

草娃娃以上回帖,莫怪草娃娃愚昧无知,如有得罪之处,还请大哥哥赐教。

另注:希望大哥哥以后发贴内容要朴实易懂,千万别误导娃娃。再此拜谢!


娃娃呀娃娃,兄怎说你才能懂呢?你这样研究,不觉离太极越来越远吗?你应向茶老师请教多年啊,因为你说的不是太极的东西。技击是气吗?你问一下柳海龙,泰森吧。我说的是老前辈经过千年实践得出的经验,你太小了,无法理解,吾不怪你。兄再奉劝你一句,武术是实战,否则怎么保家卫国。孙先生不是说尚武精神吗,不是尚气精神。不要误入歧途。

发表于 2006-4-30 08: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说说松、整、气

求整的过程先是三千念合一年的过程。敛也,合也,这其中始终贯穿松。松的是四肢百骨。

盖一年即成,守住一念往开了去,放出去,慢慢的一念也淡,或有或无。此中还是松,松什么?

松至一念或有或无,则拳势空间豁然开朗,四肢眼神偶可以分开应用,各自为战也可,一念偶能分出好多念,越松越多,多念总于一念,系统地联系着。

一念分来分去,渐三千念已成,复归本来,只是此念系统,调理,融合一体。此念是彼念?是也,非也。松亦整,整亦松,浑然一体,太极也。

说了半天,气在哪里,忘了。呵呵

发表于 2006-5-3 21: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气”与“炁”,最有名的应该是道家的这句话了:“先天炁,后天气,得之者,万事毕”

   气功之“气”,武术(武功)之“气”,“有气无力”之气,“意气”之“气”,对了,还有孟老夫子的“浩然之气”,道家的先天之气(炁),名虽相同,本质却异。它们唯一的相同之处,就是均为心之所生,意之所炼。但是由于所用“心意”的不同,练出来的东西却有本质的区别,用途也有天壤之分,虽然它们的名字都称为“qi”。

    太极之“气”,说法有很多。虽然有的老师称本门不讲究“气”,也有老师讲,他们所练太极与“气”无关。但是,没有一个门派说,他们所练太极只练架子,不讲心意。(呵呵!也许我孤陋寡闻,那么,请老师们多多指教!)

    雷锋叔叔的“浩气长存”,是毫无疑问的。但是,雷锋叔叔之“长存浩气”,与太极无关,也是毫无疑问的。

发表于 2006-5-9 12: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朋友妙论!学习
发表于 2006-5-12 10: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和气诗一首

我是太极,天地亦太极。

我太极之阴阳,亦天地之阴阳。

我之太极在腰,以意与天合,以气与地通,天之阳地之阴,阴阳相合忘我太极。

我有太极,彼亦太极,忘我之太极,合彼之太极,合而无我,真太极。

忘我修我,无我应敌,忘我无我真太极。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5-12 10:20:47编辑过]
发表于 2006-5-12 22: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之太极在腰,以意与天合,以气与地通,天之阳地之阴,阴阳相合忘我太极。

先生可否把“以”换成“其”,这样读起来不拗口。。。。。

我之太极在腰,其意与天合,其气与地通,天之阳地之阴,阴阳相合忘我太极。

发表于 2006-5-12 22: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可能我对太极理解不深,只是从文字上的韵律考虑,若是先生另有深意,那就算我没说就是。。。。。。。嘻嘻~~~
发表于 2006-5-14 09: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要是理解了用意,怎么改都行.

其理解为吾之太极便符合本意,呵呵,你说改不改?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5-15 10:52:16编辑过]
发表于 2006-5-17 10: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松、空、气

松不是懈,懈是一堆。松是空,是虚无。

空于全身空空如也,在神意是心有灵犀,在腰是上下有间,在四肢百骸是离隙之后的轻灵。

空是天之道,空也是太极之法。

空亦是阴阳,阳中那么一点点阴,阴中那么一点点地阳,便是太极之空灵的境界。此境界由松而来。

空亦分盈气之空,以及虚无之空。盈气之空看不见,能感知。而虚无之境界,却只能用神意去领会。

玄吧?一说气就会玄。呵呵。玄之又玄,道也,老子他老人家说的。看来气的理论实在好难,一般人整懵了算,呵呵。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5-17 11:07:35编辑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本站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