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视频 陈小旺与台湾廖白的推手比赛(2002年)
http://blog.sina.com.cn/u/1218250187
使用道具 举报
应该是在这里,高清晰真实相搏.
http://www.taijiclub.net/dispbbs.asp?boardID=11&ID=2635&page=1
看后让人感概万分......
廖白比陈小旺差了一个等次,他属于蛮攻,陈小旺可能是让廖白进攻他,他在守。不过在这比赛中也看出,陈小旺的太极功离登峰造极还远得很,最起码还不够松。
看看这段就事论事的分析是否更客观一些(文章来源:苏南太极俱乐部论坛http://www.taijiclub.net):
1、从功力上看,二人差不多。廖先生先前进去时,被反弹得有点踉跄,从现象上看,似乎陈稳于廖,其实陈先生是以逸待劳,一般情况下,主动的一方是要吃点亏的,随即廖先生做了调整,可见功力其实不分上下。至于胜负,还谈不上。 2、至于陈先生开始的话是否策略,这倒无所谓,因为推手本身就是斗志斗勇,可不可进,各自心中有数。 3、关于防守问题。如果着眼于策略,那么,廖先生能够数次进去,假如是陈先生故意放进,便是为了在放进时或放进后找机会反击;如果不是策略,那么,陈先生的防守确实有些问题。 4、有朋友认为在推手中脱手击打很容易办到,其实那是对不懂粘劲的人很容易办到,如能听出劲,想要脱手,既危险也非易事。所以廖先生屡次脱手进击,只能表明陈先生听劲不灵,或廖先生灵于陈先生。 5、陈先生数次被击中,可见反应确实不够灵敏,不仅是听劲可能慢半拍,而且动作也慢了一些。 6、廖先生大约和练陈式的打交道较少。其实练陈式的人本身就善于等劲,功力相差较大的,有可能在进去时被人所乘,能几进几出,已是不易;如果廖先生对陈式的特点熟悉的话,他采取的进去方式是不可取的。如果采取游走的方式,即想法使对方的身体方向转动大于约60度,在动的过程中进击,陈先生的稳大约就不容易做到。就现场情况看,面对廖先生的正面进击,陈先生每次都出现趔趄和晃动。 7、廖先生屡次破门而入,从某种程度上说,并不是陈先生的大方,倒确实是一种策略:既然守不住,索性大方一些,让你进击。因为陈先生既然善于等劲,就善于打阵地战,正面的冲击一般是可以承受的;如果是运动战,手忙脚乱是必然的结果。从技术特点分析,瘳先生是适合于打运动战的,所以,廖先生其实是以己之短,攻人所长,战略方针并不恰当。 特别说明:只是就事论事,无意褒谁贬谁。
该问题,本非吾辈所讨论之范畴。
孙禄堂公之技艺体用功夫,其造诣可谓博大精深。
然从学于明家、宗师的后学,决然会有参次之别。
诸位仁君倘若不信,请伸出你的手来,看看你的手指一样长短不?
凡得师门传授的各位网友,不如自己暗暗下苦功夫练去。
由衷希望祖国这一宝贵遗产能代不乏人地系统传承下去!
百闻不如一见。说实话,不怎么样。陈只守不攻,但守的不好,对于廖的突然进攻,有点反应迟钝,步子被打动了。
廖的功夫也不怎么样,只是胡推而已。
如果陈第一次动步是轻敌,那后两次呢,远达不到一个所谓“掌门”应有的功夫。
不要说廖的武德如何,难道“武术家”败在“流氓”手下就是理所当然吗?
如还没有看到陈-廖推手录象的拳友,可打开如下网址,在线观看。
http://www.21wulin.com/bbs/viewthread.php?tid=1948
小旺老师给足了廖白的面子,修养真是好,被偷袭后,仍然谈笑风声,佩服。
两个人的功夫层次不在一个档次上,估计小旺老师对廖白也就是哄哄孩子玩而已。廖白靠炒做与小旺老师推手,已经在大陆武术圈名气不小了,但他自己心里应该有数才对。
各位网友设想下,如果小旺老师用廖白双掌的进攻方式在小白子的胸口上拍一下,小白子人就不单单是眼镜飞出去了.
http://www.taiji.net.cn/boke/user1/huweihang/index.html
my taiji blog.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Powered by 温县太极乡音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 1997-2025 太极网 太极乡音 持有注册商标®太极拳 出版物许可证
豫ICP备05002751号-1
豫公网安备 4108250241088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10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