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不发帖子很久了。实在是无人可说。看到这个帖子,可怜啊。发一个吧 杨氏太极到底包含哪些内容? 太极拳不是杨氏。现在杨氏称谓是指杨澄甫定的大架。而大架和杨露蝉的拳是两个。 难道就只有拳剑刀枪杆的套路吗? 当然不是。有内在的功法。但已濒临失传 是否只要投师学这些就可以练得真功? 当然不是。下本。花钱。会有机会的。 都说要松,那么有多少拳师达到了想要的效果? 现在基本没有。 是符合拳理的那种效果吗? 老前辈做到了。陈长兴、杨露蝉、杨班侯、杨健侯、杨少侯等等。老前辈练成的,都是和拳论上一一印证的,真实不虚的。 是否只有练抻筋拔骨的功法后才能真松?只包括田传杨氏八段锦吗? 各说各的牛呗。要自己试、看看他能松到什么程度。 都说现在人下不了苦功所以达不到先辈的程度,仅仅是因为这个原因吗? 功法失传是主要原因。根本原因是文革浩劫,导致老前辈和他们的传人被打倒,传统文化受到严重摧残。否则,武术绝不是现在这个样子。何止武术,各种国粹不都奄奄一息么?现在反过来说国粹不灵是因为本来就是假的,没有真玩意。自己挖自己的根啊 太极在一代达到顶峰,而班侯健侯似乎都没有达到杨露蝉的高度,那又是因为什么?二人在其父督促下苦练到想要自杀,用功程度应该比其父十几年学拳有过之而无不及,又不存在保守的问题,为什么还赶不上呢? 年纪。太极拳无止境。人的寿命有止境。你在50岁的时候。累死你也到不了同样人的80岁的水平。必须靠足够的经验积累。 班侯健侯都学了哪些内容呢?少侯呢? 他们都学了正宗太极拳包括功法。父子三代皆善凌空劲而负盛名。莫说人家功夫不行。已经是高不可攀了。 我们想学太极,买大量书籍、光碟,到处求师,用大量时间练习,为的是什么?还不是羡慕先辈的武功,梦想着自己有一天也能达到一定的高度。我们付出了一定的投入,当然希望能有相应的收获。如果你跟一个老师十几甚至几十年,老师还沿用老派教法,考验十年才教你点真东西,再考验十年再教你点真东西,在现今的社会你能耐的住吗? 真正的功夫全给你,就怕你不敢接,接不住。老前辈怕的是你得之皮毛,然后不再钻研,对外吹嘘,沽名钓誉。败坏太极拳的名声。自杨氏三代以降,这种人少么?当然,现在更多是没有玩意的老师。怎么辨别?简单。上手,打! 现在传统武术的空间被挤占的越来越小,各位前辈是希望有生之年只传一个弟子延续道脉就好呢,还是能让本门发扬光大更好呢? 不矛盾。如果只有一个人能让老前辈满意,那就一个就够了。想出科研成果,一个博导是带一堆博士好,还是只带一个好?
我很喜欢围棋,学围棋的路我感到走的很明白。所有的书籍无不想尽办法让你弄懂,老师也是如此。一部发阳论,职业棋手不过也就做这个。学一分有一分收获,一天有一天进步。我知道自己走的路没错。我不如人是因为我付出的努力不够多,而不是因为别的。同是国粹,同样博大精深,各自真实处境如何,大家心里明白。对,还有京剧。 围棋的较量高下的方法简单。现代可以实现。而如何检验太极大师的水平?各位努力啊 最起码真正内容的大概应该让我们了解吧?也好让我们知道自己走的路对不对,细节大可以考验后再传,但什么阶段该学什么总可以公布吧?难道真是怕给教拳带来不便? 这个方法一直都有。但现在也是濒临失传。
以前听过这样一个小故事:某老者跟随五虎下江南中一八卦名师多年,耗尽家财,到老仍被圈内人评为:不入门。我不知道有多少人愿意象这老者一样。 以上都是我接触太极到现在的真实想法,无意冒犯谁,拉拉杂杂,不成文字,还望各位见谅 这位网友说得都是自己的疑惑。我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有。推荐一本书《太极拳之研究》(吴图南口述 马有清著 香港商务印书馆出版)太极拳的道理、起源、功夫,尽在其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