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太极拳界的大师们如此之多,水平相差如此悬殊,所以选老师前不要被名气左右,而要看其拳是不是符合一下特点: 1、立身中正:这是陈式杨式太极最起码的,陈式中,除了跌叉、背折靠等动作外其他都是正的,当年陈长兴大师号称牌位大王就是此理;如果某个拳师打起拳来歪歪扭扭,那肯定不是好的拳师; 2、节节贯穿:所有的太极都是节节(9节)贯穿的,最起码要以腰领动,肩肘腕节节出来的,如果拳师只是手动而无腰动,或者腰扭动过大而产生晃动,那么也不行; 3、重心移动:陈鑫说过,马步中线55为算,上身不能出三七,如果重心移动过大,则必定不是好拳师(这点对陈式尤为重要);其实很多移动动作,都是以腰为轴旋转的,上身真正移动不大的; 4、发劲松弹:陈式的发劲要求在身体完全放松的情况下,练出弹抖劲,好像腰是鞭子把、手是鞭头那样的劲,在练出弹抖后在加力;如果拳师在发劲的时候没有松,或者用蛮力,那样也不好; 5、螺旋缠绕:太极拳必定要走螺旋,不光是手上还是腰部、腿步,一个好的拳师,应该可以看出螺旋劲的,就是那种拧劲,两手或身不可以妄动; 6、快慢相间:这是对陈式的要求,很多拳师一套一路就能打二三十分钟,殊不知,陈式要求快慢相间,要快而不乱慢而不散,陈发科大师当年表演的时候,一套完整的套路八分钟,后来刚刚开始比赛的时候,比赛时间也定为8分钟,后来看看难度过大,才改成自选套路6分钟;如果太慢了,就没有陈式独特的特色了; 以上是本人一点看法,应该是对大师、小师们都适用的,仅供选师者参考;但往往是不懂拳的时候,看的是热闹,而看不出内在的东西,看拳的水平也是随着练拳水平提高而提高的!最后奉劝一句,不要迷恋大师传人之类的拳,很多大师只是徒有虚名,收费又特别贵,而很多拳友往往看不起那些全国比赛的冠军们,但他们的拳最起码能得到裁判们的公认,至少没有明显骗人的成分在里面,收费估计也比较适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