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atop@33184

[转帖]一个传统武术高手写的经验之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2-25 10: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re

有一种责任叫回帖!大大的一个论坛的版块,如果形成一种回贴(不是灌水)的氛围,版块的兴盛应该指日可待。如果版块是一盆火,那么大家都来烤火的人,所谓是众人拾柴火焰高,如果没了众人的拾柴,并且每一个人都指望着别人的回贴来提高自己的浏览机率,而自己并不想去回别人的贴,那么,这将是坛子即将没落的前兆。
发表于 2007-2-28 10: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实话,顶之!
发表于 2007-3-2 14: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高手真知!谢谢

发表于 2007-4-11 02: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kusanagi18在2007-2-28 11:17:00的发言:
ATOP的文章确实值得多看看

谢谢kusanagi18大大的抬爱,有空不妨多联系。

我的E-mail: mr_1st@pchome.com.tw

发表于 2007-4-11 13: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高手真知!谢谢

发表于 2007-4-11 15: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气沉丹田”,所以 “霍发力时脚跟是着地的,这点细微的差别是很了不起的,拳上的力道能增加很多”,不挫伤腰。这其实是合乎力学的。

腰腿胯的力量都要传到手上,对腰椎----人体最弱的骨架区域的外力负荷大大增强了,为了提高腰椎的抗弯曲和扭曲变形的能力,保护腰椎部分,必然要借鉴气囊效应,在腰腹部位充气,绷紧。

腹腔的气体很少的,必须通过某种修炼让气体泄露到腹腔中,象个篮球,这样稍微绷紧腹部肌肉就可以得到一个高压的气囊,可以有效的将腰腹形成一个整体承受外力的高效结构。

太极拳要求的,“刻刻留意在腰隙”,就是这个意思。

这就是“气宜鼓荡”的科学依据。

发表于 2007-11-11 08: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点意思,顶了。
发表于 2007-11-11 22: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看还可以,没讲到实处。放松只是修练所谓内力的前提,问问明白的老师,有方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本站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