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bruceli666在2006-12-15 16:06:00的发言:太极拳是历代名家积累沉淀的结果,不单是某一两个人的功劳,至十四世长兴公,和清萍公,有本公皆有创新,陈王廷是否是创始人,这一点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确实对中国武术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是位宗师级人物。杨露蝉,武禹襄都是我辈所敬佩的杰出者。不管怎么说,陈式拳的确在太极拳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请大家不要感情用事。有人说陈拳是炮捶,试问杨式九诀的“力在惊弹走螺旋”,“六合劲:拧裹、钻翻、螺旋、崩砟、惊弹、抖搜。”是不是缠丝劲和陈式二路拳的影子。如果杨式和吴式的练习者不承认杨班候的话,那我实在无话可说了。。。 在下没研究过历史,不敢妄论之,只凭良心说话 “力在惊弹走螺旋”一句话出现在“八字法诀”里面,是讲用法的,而与处处断劲的陈家拳的练法是完全不同时、同地而言的。
你看一下原文,就应该知道的。 三换二捋一挤按,搭手遇掤莫让先。 柔里有刚攻不破,刚中无柔不为坚。 避人攻守要采挒,力在惊弹走螺旋。 逞势进取贴身肘,肩胯膝打靠为先。
再者说了,这个说法如果是与陈家拳有联系的话,那为什么在陈家“缠丝劲和陈式二路拳的影子”看不见这样的东西流传呢?又怎么能够说这样的说法“是不是缠丝劲和陈式二路拳的影子”呢?完全不搭界吧! 至于,你说的什么“陈王廷是否是创始人,这一点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确实对中国武术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是位宗师级人物”,究竟有什么根据,请说说啊? 觉得您自称“在下没研究过历史,不敢妄论之,只凭良心说话”的言语,觉得有些过于谦虚,实在是老江湖啊。 哈哈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2-15 16:24:37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