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州太极推手学习班学后感
八月中秋,天高云淡,明月高远。 10月1日,我怀着复杂的心情来到了郑州市,参加张志俊老师的国庆太极推手高级学习班。心情之所以复杂,是因为怀里有着多样的情愫在心中荡漾、徘徊着。 习武,是我从小的夙愿。少年时代就经常自己偷偷的照书摊上买来的武术书里,炼铁砂掌、练硬气功。十八岁那年,自己非要打点行李去少林寺,后来是家里人的眼泪阻止了我,我没有去少林,去了部队。虽然去了部队,但习武之心更加的强烈了,本来我应征的是文艺兵,但新兵连一结束,我就和指导员使尽了办法要求去了侦察连。 到了侦察连,我习武的愿望终于实现了,在这里天天练拳、攀登、体能训练、射击……虽然非常的辛苦,但自己从来也不感到厌倦。刚进侦察连队不久,连长就要调我去连部当文书,这个位置几乎是所以人都很羡慕的,但我为了要在连下练武,一次一次的拒绝了连部的调动,不惜以得罪上级领导的代价来完成自己练武的心愿。 在侦察连里几年的锻造,自己有了一个强壮的肌骨。但是说心里话,这几年的训练不过是强壮了身体与体能,但对于技击的技术并没有多少的提高。复员后的几年里,因忙于工作,练武的热情总算是平歇了下去。经过了生活经历的历练与精神领域不断的求知,我终于慢慢地越来越清晰了一个理念:武功的提升,靠的是智慧,而不是体力。肢体的动作、实战的技击,都是内在智慧的在形体上的流露与发挥。内在无形的智慧与外在有形的动作,是一对君臣关系、本末关系、主仆关系、体用关系……如果把肢体、体力来作为武功登峰造极的手段,那么必是反仆为主、本末倒置。 2001年,我去外地工作,在公园里遇到了一位教陈氏太极拳的老师,因为这段因缘,我结上了太极拳的缘。但是,由于工作的变动,一套拳我只学习了半路,就没有办法在继续学习下去了。以后的好几年里,我一有时间就练习这半路拳。只到今年五一节前,我各方面收集陈氏太极拳的资料,才把太极拳的一路,二路完整的比划了下来。 随着对太极拳不断的接触,内心对它越来越近于痴迷。那种追求进步、求师若渴的渴仰,相信是很多太极拳爱好者都深有体会的。也许是天意使然,我在网上碰到了“百合”(网名),当时,我在网上几乎是见到懂太极拳的人,就恭敬的和人家打招呼,然后打听学太极拳的信息与情况。认识百合后,我只知道百合是和张志俊老师学的太极拳,其他关于她的情况我一点都不了解。她建议我可以去张老师那里先看一看,并且告诉了我国庆节正巧有太极拳推手学习班。其实我当时听到这个消息,并没有马上的做决定。没有立即决定的原因,是自己有尴尬的内情。我去年做生意赔进了老本,不仅如此还祸不单行,同年冬天母亲重病住进了医院,经常长期的治疗无效,撒手离开了人世。我受到了内心痛苦与经济困难的双重打击,使我这一个时期生活在了人生的低弥里。经济上暂时的困难,使我去学拳的力量不够坚决。在学拳与经济困难斗争一段时间后,我和百合在网上说出了这个情况。百合要我去参加学习,学费的事情可以不用考虑。 虽然百合这样说,但我并没有真正的动心。之所以我没有动心是因为:第一,现代的社会是一个功利社会,免费学习根据我以往的经历就不相信在现在这个社会存在。特别是和“大婉”去学。第二,我自己也不想白拿东西,而不付出。第三,我也不清楚,百合到底和“大师”是什么样的关系。 只到临近国庆节的前几天,在网上再见到百合时,她的一句话,才把使我一小子觉醒。她说:“时间不等人,现在不学习,等年龄大了,就浪费了很多练功的时光,这笔帐要算一下。”“学费是事情可以先欠着,等以后经济好了再还上,这样总行了吧。”听到这些话,我内心一股暖流在冲荡着全身,我被感动包围着,内心象小舟荡漾在湖心一样久久不能静止。这天我才知道,原来百合就是张鹏老师的爱人,张志俊老师的儿媳妇。 我打点了一番,10月1日赶到了郑州。因为长途车路上塞车,直到下午一点才赶到。百合姐一直从上午等我到下午一点。虽然误点是班车的原因,但我却很内疚。中午我本来想简单的对付一口,赶着去上下午的课。但百合姐一定执意安排我吃饭,我只好依从。百合姐热情的尽了地主之谊,在富丽堂皇的酒店里为我接风。于此,我更加的身心不安。 说内心的实在话,我其实对“大师”这个角色,并没有很多的好感,之所以有这样的偏见,是因为我经历中遇到过很多的“大师”,这些大师多是图有虚名,急功近利之辈。见到得多了,打的交道多了,内幕也知道的多了。对张志俊老师,我没有接触过,也不了解。最初一点点的好感完全来自百合姐,我想张老师既然和百合姐是一家人,百合姐是好人,那么一家人就一定也不错。俗话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物以类聚,人以方分”。饭后,张鹏老师开车接我去了学习的地方。 和张鹏老师第一次会面,他热情的主动伸出手与我握手,他那憨直的笑容,真诚的动作,让我从这些直观、细微的地方,饱读了一个人内在的优良品质。易经中讲:“见微知著”,我多年来对这句话的体验与实践,体解实证了这句话。 终于在课堂里见到了张志俊老师,张老师在台上讲课,妙趣横生,幽默诙谐,旁征博引,有生有色。60多岁的年龄,动作轻盈,矫健麻利,把200来斤重的壮小伙子,轻轻一碰,一个大跟头。不知内情的人,还以为是对方配合,在那里演戏。其实根本不是配合,只要你按着老师教的要领去做,同样会把一个大小伙子轻轻一碰就翻滚在地。前两天的课,张老师的技艺已经让我钦佩折服了。随着课程的进展,张老师所阐述的太极拳精湛、博深的拳理,已经将我心神引入到了流连忘返的妙境。我的内心茅塞顿开,如千年暗室,光明瞬照。内心的法喜无与伦比,只觉的口内上颚口液充满,沁人心脾。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0-7 19:18:00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