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下午,因为讨论举办首届(2007)杨澄甫式太极拳竞赛大会的事情,我去了师傅杨振基家。同去参加讨论的还有常关城、张国胜、乞志顺、姬日臣、李建真和孙宝华,大家都是杨振基老师的入门弟子,同时还是“邯郸杨澄甫太极拳学会”的领导成员。 根据裴秀荣师母的建议,准备在2007年4月20日至21日召开一次包括弟子和学会会员参加的杨澄甫式太极拳比赛,以提高广大拳友的练拳积极性和拳技水平,促进学会成员间的相互感情。
讨论之中,杨老师弟子常付华和刘小英过来,她们是来给杨老师冲洗脚的。杨振基老师三个月前因脚疾住了邯郸市二医院,主要是他的右脚的大指头开始溃烂,慢慢呈黑色状,医生说是炭疽。住了十几天医院,伤处得到控制。他就闹着非要出院,甚至以绝食来威胁师母。
看他那样坚持,谁也别不过他,征得医生意见就出了院。回来后继续请医生来家中治疗。这样坚持了一段时间,可最近杨老师的病情开始加重,脚上的炭疽面积渐渐扩大,由原来的一个脚指发展到四个指头,而且脚面上也开始溃烂。昨天开完会时师母和常付华、刘小英在给杨老师换药,我们就过去看望。 杨老师的脚面已经惨不忍睹,半个脚面已经完全变为黑碳了,创面上还流着脓。师母由弟子协助,小心翼翼地为杨老师擦洗处理脓疮口,然后给他上了药。近一个时期,杨老师的疮口需要每天清晰换药,弟子们排了班,轮换着过来帮助师母做这件事。经常过来的主要有常付华、刘小英、常关城、刘延军、郭欣荣、王富轩等,其他弟子也根据自己的时间抽空去帮忙。在为杨老师处理疮口过程中,他因为疼痛不时地抽搐着腿。他已经变得十分的瘦弱苍老,眼睛变得呆滞无光泽,这才一个多月时间就成这个样子了,这让我们心里十分的难受。
杨老师因病卧床已经三年多了,都是裴老师没明没夜的伺候着。她也是近80的人了,却要每日地伺候自己的丈夫,无微不至精心照料,白天喂水喂药,晚上翻身把尿。特别是杨老师拉大便时,常常需要人一点一点地去抠,裴老师就趴在杨老师的身后,用小勺的把为他抠屎。
杨老师解大便并不像我们常人那样顺畅地排出来,而是老半天才挤出一点来。裴老师就在他的屁股后面耐心等待,听杨老师口里哼哼了,就知道他要拉了,就赶忙用小勺把伸过去,给他往外抠。一次还抠不多,最多抠出一个花生粒那么多。再过一段时间就又出来点,师母就又如前面那样抠。一般杨老师拉一次要三四个小时,师母就那样在他后面等三四个小时。最长一次是拉了一天一夜,师母就那样等了一天一夜。如果是赶在半夜里拉,裴老师就不能睡觉,常常是趴在杨老师的床边上休息一阵子。有时候因为等他拉屎把饭时错过,师母就干脆不吃了。好在这样的时候不多,过一两个月才来一次长点的,一般都是三四个小时。
尽管杨老师病卧在床,老两口还经常开玩笑。杨老师喜欢翻身,他自己又不大方便,就叫师母给他翻。师母就上床把他抱起来,而后按他的要求翻过来。这倒没什么,关键是师傅每隔两三分钟就要给他翻一次,哪怕是夜晚也是如此。他一米八几的个子,师母自己要把他掀起来,的确不易。师母常常大声对师傅说,你们杨家给了我太极功夫,就是为了给你翻身的呀。杨老师就说,对啊。要不你要这功夫干啥,现在又不能打人。
杨老师躺下有三年了,身上没有生过褥疮,除去师母细心照料外,与他的一身功夫不无关系。尽管86岁了,身上竟然皮肤光滑富有弹性,没有老人斑。前些天,杨老师还谈笑风生,回忆起过去的事情还如数家珍念念不忘.谁知刚刚月把地就^……
我询问了有关医务人员,他们说杨老师这么大年龄了,脚上的溃烂已经不能治了。办法到有,那就是截肢,可他那么大了,无法手术,只有保守治疗,能坚持多长算多长时间,这让我们非常的心酸。
这样的一代太极宗师,如今落得这样地步,我心中百感交加。想到躺在永年闫门寨村北的杨露禅、杨班侯、杨健侯、杨少侯、杨澄甫、杨兆鹏、杨振铭和杨振声这些先辈宗师们,又看看躺在床上的杨振基老师,再想想如今也步人80高龄的杨振铎、杨振国老师。他们杨门历代宗师,世代英雄豪杰,为中国武术和健康事业立下赫赫功勋。没有他们,没有杨家祖辈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太极拳恐怕至今还仅仅是一个小山村里防身护家的秘传武技。是他们让太极拳走出大山,走向京城,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走入千百万百姓生活中,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个奇迹。
我从心底里为杨老师祈祷,希望能够出现奇迹,让他的疾病渐渐好起来。杨家世代英豪,屡造奇迹,难道老天不肯还杨家一个奇迹吗?
愿苍天有眼!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29 11:35:08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