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6393|回复: 2

[原创] “行云流水”与传统太极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2-26 20: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行云流水”中的很多东西是现在习练太极拳者所不具备的,现在习练太极拳者由于社会环境、条件等原因在基本功方面有很多东西已经不练了,而且这几十年也养成习贯了。而国家队或体院派,其老师大多也是练传统武术的,只不过为了比赛把一些动作夸张了而已,但同时也要求常规的基本功更扎实。这一点对年轻的武术运动员来说真是偏得,对将来深研太极也是有莫大好处的。

    回头看我们现在年轻的太极拳高手能否作到“行云流水”中的一些动作。如做不到那是为什么,难道太极拳仅是定步摸手不需要闪战腾挪嘛。

发表于 2007-4-8 21: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不应以“行云流水”艺术化了的太极拳来论断新的太极拳的动向。十运会太极拳、剑比赛中就已经把太极拳新的动向告诉我们了。目前在市面上广为流传的各式竞赛套路,包括42、32、48式综合太极拳,在群众中已经逐渐涌现出不少优秀的表演者,当然不应看着太极拳家)。作为专业的太极拳运动员还拿这几个套路来选拔太极拳的拔尖人材那未免太单薄了。在套路中新增难度较大的动作,在专家心目中就事在必行了。这样才有了十运会的竞赛套路。这些跳跃动作,短时间群众中的表演者是暂时拿不出来了。但不能担保群众中就不会在一定时间里出现这样高难度动作的表演人材。不过中老年没有运动基础的就要难了。腾空双摆莲转体跌义,腾空二起脚曲膝独立接金鸡独立,实际在较早的一些太极拳套路中也曾有提及。如跌义有的拳谱介绍就有腾空摆莲直接跌义的练法。我在较年轻时就曾接受过这种陈氏一路的摆莲跌义练法。好了,也不赘叙唠叨了。见笑了。

发表于 2007-4-8 22: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各人都有自己的理解,仁者见仁者者见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本站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