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实不应以“行云流水”艺术化了的太极拳来论断新的太极拳的动向。十运会太极拳、剑比赛中就已经把太极拳新的动向告诉我们了。目前在市面上广为流传的各式竞赛套路,包括42、32、48式综合太极拳,在群众中已经逐渐涌现出不少优秀的表演者,(当然不应看着太极拳家)。作为专业的太极拳运动员还拿这几个套路来选拔太极拳的拔尖人材那未免太单薄了。在套路中新增难度较大的动作,在专家心目中就事在必行了。这样才有了十运会的竞赛套路。这些跳跃动作,短时间群众中的表演者是暂时拿不出来了。但不能担保群众中就不会在一定时间里出现这样高难度动作的表演人材。不过中老年没有运动基础的就要难了。腾空双摆莲转体跌义,腾空二起脚曲膝独立接金鸡独立,实际在较早的一些太极拳套路中也曾有提及。如跌义有的拳谱介绍就有腾空摆莲直接跌义的练法。我在较年轻时就曾接受过这种陈氏一路的摆莲跌义练法。好了,也不赘叙唠叨了。见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