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6944|回复: 0

[推荐]第三讲 以生活为道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3-19 13: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福建老农

2007年3月3日为中国陈家沟太极拳总会陈网第一期培训所讲课程

许多朋友习惯早上在公园里练拳。
一大早起来赶到公园去打上几趟,再找几个谈得来的老友,闲聊一通,
这就锻炼过了,一天算是没有白过。
更用功一点,可能晚上还会再盘上几趟,以表不虚度光阴。

其实这还是不够的。
练功不能象小学生做功课那样,上课就上课,下课就下课。
要想在较短的时间内学会、学好太极拳,就必须以生活为道场,随时随地用功,随时随地地检点自己的行为和动作。
 
不但打拳时在练功,连说话走路时也要处于一种练功态,睡觉也要处于一种练功态,
行站坐卧不离这个,只有这样才能够在短时间内取得大的进步。

这就是我今天要说的话题-----以生活为道场。

以生活为道场,在日常生活中练功,这一点古人是非常重视的,
佛家有“上座练定,下座练慧”、“佛法不离世间法”之说,
道家除了有类似的说法外,还有相应的功法和口诀。
如《古书隐楼藏书》中《天仙道程宝则》便记载了具体行功口诀,
开篇便云:“古之至人,行止坐卧,不废其功,而各有行之之诀,故能动静无间,而有百日筑基,十月胎圆,三年哺乳之功之验”。
《吕祖丹诀百字铭》更直截了当,一句“真常须应物,应物要不迷”,就把一切都概括了,
既要行站坐卧不离这个,也要行站坐卧不执着这个。

练拳站桩时心澄目洁,面带微笑,全身放松,气沉丹田,功夫做得很好。
回到日常生活中一样也心澄目洁,面带微笑,全身放松,
不为外境所转,不为幻境所迷,心性坚固而柔软,
那样的话,
进步自然就势如破竹,节节应手,没有学不会的技能,没有练不到的功。

讲师介绍:

福建老农,原籍福建省福安市。中国陈家沟太极拳协会理事、台湾中华大道总会特邀讲师。
幼承道学,擅长太极拳,道家南宗玉蟾派内丹术、雷法,火珠林卦法、奇门遁甲等。
为人极为和善、憨厚,传拳授业从不以老师自居,只称自己是“二师兄”,为代师传功,
而且从来不收取一分钱学费,还经常垫钱为学员买车票。拳界以“福建老农”相称。

陈炳,陈家沟人,河南温县政协委员,大学本科学历.
1971年生于太极拳世家(是陈发科长子陈照旭亲孙,陈长兴嫡宗后人),
1997年考入上海体育学院武术系,研读人体科学、运动理论及武术专业知识。
6岁起习练家传拳械,并在一系列武术大赛中捷报频传,所获荣誉不知其数。
曾五次蝉联河南省武术比赛太极推手第一名、太极拳、剑第一名。
1996、1998、2000年连续三年荣获全国武术太极拳锦标赛推手70KG第一名......
在韩国、美国尤具影响力,
2005年底美国最权威的《功夫》杂志,封面特访,尊其为 “陈氏太极拳新一代领军人物”,
中央电视台也有多次专访…………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3-19 14:55:17编辑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本站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