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下是引用太极神鹰在2007-3-23 7:32:00的发言: 我以为: 1;人的元气不是靠训练出来的。而是靠科学的、适当的方法锻炼、培养出来的。 2;太极走架时,只要在不停顿的前提下,是越慢越好。 3;越慢气氛才会越长,越慢分量才会越重。 4;田兆麟师祖说过:“杨家老先生一套架子可以打5-6个小时”,你能说他:“太慢反而影响气在体内的运行”吗? 5;当然快与慢是相对的,这就象慢骑自行车比赛,要在不停顿的规则前提下越慢越好,这就要求运动员具备相当的技术水平和功力了。 6;太极拳走架的慢,不能仅从表面上来论“意”“气”,这是要求太极习练者具备:走架、推手、练劲、练意、运气功力以及对太极内涵高度而深刻的理解基础上的综合反映。
大师既然是田兆麟的徒孙,应该知道本门的练法和顺序。学会拳架后要学运气,后运劲和发劲,然后放回拳架里。走拳架目的是为了什么,我想大师要是同门,也应该清楚。我走拳架好几年后,都不是走整套的了,都是每式每式的练。在初学者阶段,是越慢越好,越慢气氛才会越长,这是没错。但到了一定阶段,要练气悠长,是另有方法的。大师应该知道。要说走拳架可以打5到6个小时,我没试过这么长,但要走一个小时或更长,那我在以前也试过,但明白其目的后就知道其实是没必要的。 “这就象慢骑自行车比赛,要在不停顿的规则前提下越慢越好,这就要求运动员具备相当的技术水平和功力了”这正说明这样的慢并不是练内气运行,而是在练功架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