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极拳为什么难? 学太极拳已经好几年了,仍然徘徊在大门之外,登堂入室更是无从谈起。其间,梦想和现实、火花与湮灭都曾经有过,但一直都在初学者的水平上无法提高。虽然外表的样子与太极相类,但内部的实质却谬之千里。这种情况在广大拳友身上也是司空见惯吧。本人也一直在思考这里面的原因,想来想去还是觉得太极拳与我们普通的生活、与现代科学差别太大了,我们一直习惯于按照我们自己的生活经验去理解老师的太极拳,这又怎么能够学到老师的真传呢? 总结了一下,太极拳与我们普通的生活、与现代科学差别主要是: 太极拳没有一个可以为普通人所能够掌握并能够正确应用的、直观的判断标准,也没有任何一种客观的仪器按照一套可操作性的规程对其量进行量化的表征。 这一点可以用例子来说明。人们可以用尺子来精确测量身高,可以用天平称量手无法感知的重量,科学上可以用红外、核磁共振、X衍射去测定人类肉眼无法判定的物质的微观结构,可以用原子吸收光谱判断某种元素是否存在。但在太极拳方面不是这样子的。例如判断是否入门的太极拳标准,懂劲。这个标准,就不具备普通人所能够掌握并能够正确利用的特征,不是人人都可以用它来判断某某的功夫如何的。练过太极拳的人都明白,能够掌握并能够正确利用它的人只有达到懂劲水平的人,也就是说只有达到这一水平的人才能够正确理解它。并且世界上也没有任何一台客观的仪器能够测量我们是否懂劲,也无法判断离懂劲差多远。这是太极拳与普通生活、与现代科学的巨大差别。 同样的,我们可以测量老师的身高体重,可以尽力模仿老师的拳架外形,可我们怎么知道老师身体里面的劲路?我们可以测定晶体是八面体结构,我们怎么判断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怎么判断是否动之则分,静之则合?这些非外形的才是太极拳本质性的特征啊! 我们可以测量广州到北京的距离,根据速度可以算出时间,可怎么测量与老师在太极拳水平上的差别呢?我们只能说,差得太远,那么到底差多远呢?什么时候能赶上?能否赶上?谁能去测量一下? 当然在高手看来,这些太极拳的特征性的内容也是非常容易理解和直观的,也具备可操作性,问题是不是人人都能够理解的。我也是人人中的一个,我所能做的,也只是记住它。 那么,太极拳符合科学的道理吗?这是毋庸置疑的。这世界只有人类还没有认识到的科学才无法解释的东西。 按照科学的方法去练拳能够很快练成吗?关键是这个“科学的方法”,谁知道这个方法是否科学?科学上都没有任何一种客观的仪器对太极拳的标准进行量化的表征,怎么才能判断这个方法是否科学呢?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怎么练拳才好呢?找个明白的老师去问问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