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极是中华武术中的一种拳派,在今天武术在中华大地万花争放的时,更是涌现出散打王的身影.为什么太极拳却在老年人中拥有广大的爱好者?答案只有两字:健身. 但是有的老年人50岁学练太极,60岁成大师了.为何?因为他的老师是名师.如:陈小旺老师、陈正雷老师、王西安老师、朱天才老师。。。。。。还有的早年练少林、形意、后又跟某位老师学太极,现也是太极大师了。 本人青年时期开始学太极,现是中年,学有十个多年头的时间了,最早是学国家编辑的太极套路。后学陈式传统套路,也有走出家门访师学艺,(这里不敢说出老师的名字,因自己还达不到老师的境界,抬老师压人,会侮辱自己的人格.)总得感觉是健身容易,技击难,经过思虑得出:南拳北腿,因练习者多是青年人,只要跑龙加套路,击打沙包练暴发力,效果明显,少则两个朋,多则半年,定能身体敏捷,如再穿上防护衣,两人练对打,顶多一二年的时间,与人搏斗,就可以胜多败少. 太极拳不要说练习者年龄,开始学时要松,走套路缓慢,学了相当的时间了,已经可以练内气了,可以做到以内推外了,这时如果说自己可以太极技击了,就好笑了.这时技击离你还远了,这个时期要推手,并不是每个练推手的人都会学到技击,只有练到一搭手,知觉对方的力量的冲击方向,并能运用套路中招式化之并攻之,反复练习,达到自然反应,这时才能算会太极技击. 但要成为让人尊崇的太极大师,就又不一样了,你会太极技击,但你与人搏斗,你空知化招进攻,没有伤人劲力,久之必被他人伤之,总是说我是老年人,体力当然不及你年青人,这样如何敢称谓大师. 冷兵器时代的杨公父子在北京,不会是只打败上了年级的武师才被称杨无敌的吧? 因此我认为学武不要老是说:某某是我的老师\师父.应该说我有没有达到老师师父的水平. 应该区分健身和技击,如果你认为你是大师,就不要区分对手的年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