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6447|回复: 6

[转帖]群策群力正本清源二十年(3)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7-6 06: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三阶段:伪源流的衰亡,从2006年夏至今

谚云:“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在这里,“魔”代表伪源流,“魔高一尺”代表伪源流已经侵染到国家武术界的最高机关。“道”指真理,即真实的传统源流观,“道高一丈”,代表真理已为国家支持,开始扭正伪源流的倒行逆施。

20042005年间,太极拳管理层进一步以“陈王廷创拳说”对太极拳各派划线,发动对赵堡太极拳的围攻,甚至还借故利用法院的判决,对反对者处以重罚,激起人民的义愤。河南温县人民法院对张杰的“名誉侵权”判决,是社会反映很大的一例。

张杰于在《武当》2004年第7期发表一文,文中批评和式太极拳某传人,为投靠武术界官方扶持,自动放弃其真正源流,背离其祖先和兆元的遗训,默认为陈王廷之传承。这一批评是正义的,符合党的教导“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但言词偏激,使用了“欺师灭祖”一词。但批评是符合事实的。据和式太极拳正宗传人和少平于《武当》1991年第2期发表的和式太极拳源流,有祖先和兆元(18111891)遗言:“蒋先师(蒋发)之太极受山西师传,于万历末年授吾镇邢公喜怀,喜怀为人殷勤,蒋师乐之,始得此拳。邢将此术传本镇张楚臣,张又传陈敬柏,敬柏有骁勇之名,义愤打死山东强客之举。陈公传张宗禹,张传其后张彦。张彦乃拳林高手,曾披钱褡独闯山东,大闹僧寺,留下神手威名。王圪垱小村陈清平自小酷爱拳脚,久慕张公功夫绝伦,为学此术,遂迁吾镇,拜张为师,得其真谛。陈公乃吾恩师也。”此语表明,和式太极拳源出明末蒋发之传,与陈王廷无关,与陈式太极拳也无关。至于和式太极拳某传人是否承认为陈氏之传,从《全面梳理太极拳发展脉络》中所肯定的陈式太极“由一而六”的源流传承,即由陈式太极一家,发展为六大派(陈、杨、武、吴、孙及和式)。和式太极已承认了这前提,因此,“由一而六”此语即是投靠陈氏之证据。故张杰的批评是“言者无罪,闻者足戒”的逆耳忠言,不应是“名誉侵权”,因为和氏的名誉是自己毁坏的。但是,和氏某传人却以“名誉侵权”为由,诉于温县人民法院,要求索赔13万元,法院于20041221日判决,罚张杰赔精神损害抚慰金15000元,限判决后十天内履行。判决书末段又注明:“本判决生效后,当事人应自觉履行。有履行义务一方当事人逾期不履行义务的,对方当事人可在判决确定的履行期限届满一年内向本院申请执行。逾期不申请的,本院不予强制执行。”即规定:在20051231日以前,如不申请索赔,法律上则不予追究。这些规定,是以我国《民法通则》第135136条的诉讼时效为据的。即普通诉讼时效为二年,属于身体受损要求赔偿的,诉讼时效为一年,超过有效期的索赔,法律上不予受理。此项规定是符合《民法通则》的,但也有些法院并不遵守,逾期仍强制执行。张杰夫妇都是下岗职工,还得到政府的低保补助,赤贫如洗,无力承担赔款。上诉到焦作市中级人民法院,提供了下岗的证件,申请撤销原判,中院认为,交出4000元,即可撤销原判。由于张杰无力支付4000元,中院终审维持原判。其后,对方在一年有效期内,也不提出索赔,默认放弃索赔权利。直到20071月中旬,温县法院才强制执行,拘留张杰半月之久,抄家取得唯一的存折,只有13000元,这是下岗职工维持生计的血本,还要供儿子在高中读书费用,被全部没收,对张杰的影响可想而知。据悉,张杰已流落他乡,打工糊口,困难异常。笔者深望社会上正义和仁慈之士,对此予以关怀和救助。因张杰行址不定,笔者受其委托,若有仁者赠款,由笔者代收代转。邮汇地址:海南省五指山市五指山中学苏丽群老师转李师融收,邮编:572200

至于在法律规定下,逾期二年,仍强制执行,是否合法?对于法律上不予追究的逾期罚款,实行拘留和抄家是否属于人身自由及财产侵权,望社会议论。

国内各地对此案十分关注,上海东方电视台于2006年秋,专程到张杰家中和对温县有关人士进行采访,录制了《中国太极拳第一案》两集,于11月在卫视频道《律师视点》专栏,向全国播放,以事实说话,对张杰表示同情。

由于此类事件愈演愈烈,造成社会的不安定,人民义愤。一些志士,先后向国务院温总理及国家体育总局上书举报,反映民意,揭露弄虚作假,支一派压一派的不正之风。20066月,总理的秘书电告戚建海同志:“总理已批转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管理中心核实。”从此,局势迅速转变。正如春风送暖,烈日高照,“冰山”开始消融。

国家课题《太极拳源流和发展研究》的方向也在转变,该课题建立于2002年,原定二年内提出成果,至今已有五年,仍未有研究结论。原因也与伪源流的干扰有关。笔者自20025月,将历年研究论著,献给国家体育总局及该课题各一套,该课题主持人也于20034月亲到海南五指山,登门访问,建立协作。2004年,笔者仍不断供应资料及最新论文,协作尚好。该主持人曾电告笔者,拟聘为该课题网站的顾问(未落实)。说明主持人已接受传统源流观。但后来变了,为“陈王廷创拳说”提供研究结论,从此分道扬镳,断绝联系。目前,国家体育总局尊重民意,否定了“陈王廷创拳说”,另行调研,重作结论。更主要的变化是太极拳管理层的人事调整,清除了宗派主义的组织基础,深信今后必能正本清源。

发表于 2007-7-7 10: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和兆元是有奶便是娘的主.
发表于 2007-7-7 21: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可不能乱说话。和家不争气的只有个别后人,可不是所有的后人哟。你更不能毫无根据得胡乱指责和兆元宗师。

发表于 2007-7-28 18: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心怀鬼胎的人硬要捏造说太极拳源于武当,可太极拳最早的源头就在明末抗倭英雄戚继光汇集16家民间优秀拳种创编的《拳经32式》是谁都无法否认的事实(戚继光的拳经32式就有29式被按顺序吸入太极拳中),心怀鬼胎的人就是哭戚继光也是明末人这是的绝对改不了的事实,这么简单的道理还要争?难道心怀鬼胎的人全是弱智力!?真搞不懂!
发表于 2007-7-29 11: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个最简单的道理:戚继光也不是生来就会武术.他也是总结前人的经验而得来的.再说,天下就戚继光一人会武术????.请问楼上的.你知道戚继光的武术是跟谁学的?.
发表于 2007-8-1 14: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那是民国三十九年的秋天,陈氏十八世的拳师陈照丕担着货郎担到了北平,每天靠游街串巷卖针头线脑为生。有时跑了一天,还弄不到三顿饭钱。空怀一身绝技,难免忍饥挨饿。后来河南同乡会的清朝末年的翰林李庆林知道了这事。这李庆林常为太极拳的发源地在河南温县陈家沟而自豪,听说陈照丕在北平,便找到了他,极力鼓动他立擂,一来让社会上的人认识太极拳,二来通过献艺,打响了,开武馆授徒也可以解决生计问题。见陈照丕答应了,李庆林便在当时北平的《时报》上,登载了一条消息,除介绍陈照丕的生平外,特别点出陈照丕“暂时塌于南门外打磨场杜盛兴号内,如有爱好,要交膀者,莫失良机……”这一下,可捅了马蜂窝。

就在登消息的第二天,北京一个拥有四百名徒弟的著名拳师找到了陈照丕,约他去宣武区擂台比武,临走时交代:“去了是君子,不去是小人!”陈照丕满口答应。

设擂的第一天,在通常的仪式以后,陈照丕先对看热闹的人做了一番自我介绍,然后打了一趟太极拳,才打完,便见一个人嗖的一声跳上台来。陈照丕看看来人,竟然不是昨天约自己比武的拳师,不禁有些奇怪,心中想:“昨天说的好好的,今天咋不上台?”正奇怪间,就听对方操着山西口音说:“咋天约你比武的是俺师父,常言说:有事弟子服其劳。大概你过不了俺师兄弟这一关,甭想见俺师父的面。来吧,我不相信你这软不拉叽的拳能打人!”说罢,拳脚生风,朝陈照丕打来。

陈照丕心想:这一下子可啰嗦了。他几百个徒弟,和我搞车轮战,啥时才能到头?还是以德服他是上策。主意已定,便躲过了对方的招式。这时,如果陈照丕乘着对方破绽,一个肩靠,便能将对方打到台下,但他怕对方太难堪,没有乘势进攻。对方不知进退,又一个“又峰贯耳”,双拳朝陈照丕两边太阳穴打来。陈照丕架开对方双拳,本来可以出肘直攻对方心窝,但又怕伤对方,只是转腕缠住对方左右臂,向下使了个按劲,对方便咕咚一声跪倒在地。陈照丕忙上前扶起,那人二话不说,转身跳下台去。

台下看热闹的人中,行家大有人在,哪里会看不出陈照丕几次手下留情,他们不仅佩服陈照丕的精湛技艺,更佩服他高尚的武德,不禁为他鼓起掌来。

掌声未落,那拳师的第二个徒弟又跳上了台……

就这样,第二个,第三个……陈照丕一连打败了十七个,见天色不早,便收了擂。

第二天一早,陈照丕在一伙崇拜者的簇拥下,走向宣武区擂台。半路上,被那拳师领着几十名徒弟截住了去路。

陈照丕知道,他是为徒弟们“找场子”来了。什么叫“找场子”?这是武林中流行的行话,用平常的话来说,就是“报仇”,就是找回自己失去的“面子”。你想,头一天,那拳师的十七个徒弟被陈照丕打得一塌胡涂,当师父的如不出头为徒弟们找回面子,不要说他这些徒弟,只怕连他以后以北平也没脸见人。

陈照丕心想:“今天若不使出绝招,让他心服口服,只怕他每天缠个没完没了。看此人也是个血性汉子,何不化干戈为玉帛,做一个朋友!”想到这里,一拱手,满面笑容,径直向那拳师走去。一边走,一边脱下身上穿的蓝布长衫,提在手中,口中说:“这位仁兄,咱们到擂台上玩玩如何?”

那拳师怒喝道:“谁有闲心上那什么擂台,咱们就在这里见个上下高低!”说着,一拳打来。

陈照丕口中说了声“好”,让过对方拳式,一抖手中长衫,长衫竟紧束成了棍形,硬梆梆带着风声,向拳师腰中点来。

拳师大吃一惊,急忙中,伸手便抓“布棍”,谁知手才伸出,那“布棍”竟软塌塌垂了下去。他惊愕间,那长衫布如一条灵蛇,倏地在他胳膊上缠了几圈。他只觉得脚下一轻,竟凭空被陈照丕抖起一丈多高,头下脚上,直栽下来。陈照丕照他身上轻轻一推,他稳稳地落在地上。陈照丕笑着说:“这位仁兄好轻功!”拳师的徒弟们哪里知道其中的奥妙,也跟着喝起彩来。

拳师心中清楚,若不是刚才陈照丕那轻轻一推,消去了下栽的力道,自己非落个嘴啃泥不可,心中暗暗感激陈照丕在徒弟面前,为自己保留了面子。见徒弟们乱喝彩,不禁红了脸,瞪了徒弟们一眼,跟着跪在陈照丕面前,口中说:“陈师父,俺有眼不识泰山,今天俺算心服口服了。请您开恩收下俺这个徒弟!”

陈照丕拉起他,真心实意地说:“拜师不敢当。若仁兄看得起俺,咱们兄弟相称好了!”

那拳师高兴得不得了,连忙喝令众徒弟拜见陈师伯。那些徒弟刚才拍马屁拍到马蹄上,心中正弄不清大头小尾,听见师父吩咐,哪敢怠慢,立刻象下饺子一样,扑扑通通跪了一地。

那拳师又吩咐众徒弟:“走,保你们陈师伯打擂去。规规矩矩上台比武的,有陈师伯对付,若有人胆敢捣乱,看我的眼色行事!”

擂台立了十七天,和陈照丕交手的,竟达二百余人。多数三五回合,便败下台去。其中,也不乏名人、高手,但他们并不是赌输争赢,而是互相切磋,对陈照丕也十分佩服。所以十七天下来,竟没有一个人胜陈照丕。从此,陈家的太极拳在北平出了名。

---------各位,民国39年,就是1950年,在建国后的!

---------各位,民国39年,就是1950年,在建国后的!

发表于 2007-8-1 15: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练的是乾坤大挪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本站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