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10060|回复: 3

[转帖]忆家师姚继祖关于“寸劲”的一次谈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1-17 09: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农历四月十五日是家师姚继祖先生逝世六周年纪念日,在恩师墓前祭扫,感慨万千,兹仅追述家师一次谈话如下。

   
一天晚上,我到文化站去练拳,想请教姚老师几个问题。正巧来了几个爱好者,我们在一起经过一番激烈的打手对抗研究以后,大家坐下来对太极拳的打手发放争论
起来,有的说在打手中要用“寸劲”发放,有的说要用“整劲”发放,争论的脸红脖子粗,难免互不相让再起身动手,大家斯缠一番,累得满身是汗,感到先人们的
功夫是在难练到身上。轮到我和人打手,发放了两个好劲,大家欢呼不止,于是都轮番和我推了起来,时间长了就感力不从心,巧劲也使不出来了。但是其间发放的
几种巧劲,却和姚老师及家父胡金山先生的口授是分不开的。

   
夤夜,大家都逐渐散去。我留下来没走,跟老师一块吃夜宵。正在我举杯饮酒时,姚老师突然间问我说:“风鸣,你前些年也参加了不少比赛,也上过几次擂台,后
来又走过好几个地方,不断和人较技,胜负且不说,但你对发‘寸劲’的观点是什么,怎样理解?”我当时想都没想,脱口而说出“寸劲”还不是先人们的练功结
晶?“只发‘一寸’就能把人打出丈外。”姚老师笑了笑,问我说:“你和人推手时,不断有几个好劲放出,你感觉你只是发的一寸之劲吗?”我说不太注意。姚老
师就拿他的筷子作比方,他把一根筷子竖起来,将另一根筷子接竖立在这根筷子的上端,作为一个人的整体的上下肢,两根筷子的结合部暂比作人的腰,然后用手捏
住两根筷子的结合部“腰”向后稍微拉动,比作人的腰向后撑,这时筷子的上下两端距离缩小,等再把后撑的“腰”部向前送时,上下筷子的两端自然距离就伸得远
了,而那后撑的腰部却动得非常微妙。

   
老师所形容的筷子两头是脚和手,这说明我们平常都认为的发“寸劲”显然是不正确的。所谓“寸劲”是指腰部的微妙变化,“手发一寸能把人打出去吗?”姚老师
说。我豁然开朗,似乎明白似的。姚老师说:“风鸣呀!你还没有听懂,有人说的‘寸劲’是以讹传讹,也耽误了很多人。‘寸’劲是指准确无误而言‘寸’是把握
得时机好,恰好不后不先,是打手撒放的必然途径。把发‘寸劲’改成发‘脆劲’,怎样才能发得脆,那只有‘寸’准时间,掌握好时机,劲才能发得‘脆’。‘寸
’即是时间和机会。时间和机会掌握得‘寸’,劲才能发得‘灵’而‘脆’。你以后在练功的时候一定要把一寸之劲改成‘寸’准时间,把发‘寸劲’改成发‘脆劲
’,这样才能脱离误区。”

姚老师不多而简练的语言,使我离了“寸”劲的迷茫。
发表于 2008-1-27 13: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寸劲拳简单来说,是要做到在最短的时间和距离内爆发出最大的劲力,速度愈快冲击力愈大,对肩关节、肘关节和手腕的要求非常高,肩催肘,肘催手,三节合一劲发…还有发力的时机也非常重要…


粘劲的收放,由内抽贯,意领神导,渐隐渐现.


粘劲的收放,由内抽贯,意领神导,渐隐渐现.

发表于 2008-2-5 17: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ddk668说滴好
发表于 2008-2-6 22: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劲不打总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本站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