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楼主: 老楼

自学勤练陈式太极拳400日感悟-----老楼胡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2-26 20: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兄:太极有多种练法,陈式固然可以不发劲,杨式同样可以发劲,要入太极之门,首先考校的是人的悟性,对太极哲学的理解,张三丰的拳论中说非是人不传,不为自珍,乃怕白费力气,就是一个悟字。看了你推荐的陈小旺大师的拳让我对柔有了更深的理解,但我要告诉你的是:如果我一直练杨式太极,我可能坚持不下去。我当初学太极虽多半是为教父母,但我自己因久闻太极之名而真心愿学,杨式的纯松柔如果久不得劲很容易失去信心。陈式的丹田内转让我迅速的化完了拙劲体会到太极劲才让我坚持下来。
师傅当年传我陈式太极的时候多数时候吩咐我不要发劲,要等活动开筋骨,气息协调后再发。而后来,我发觉杨式太极对养气的作用非常明显,气为体而劲为用。于是我明白了杨式当年脱胎于陈式另辟蹊径的由来。后来我在杨式的夹子里发现了很多应该发劲的招式。
博采众长,悉心钻研,勤学苦练才是太极通灵的捷径,跟是否发劲无关。跟招式无关。
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发表于 2004-2-27 00: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引用由老楼2004/02/26 10:31am 发表的内容:
莫名其妙先生,我留心了您在论坛上的大部分帖子。大致的了解了您一些,您的年龄和练拳的年份,是我敬重您的理由。
本想说一些什么话,可是我咕咚吞下了,化为对您的微笑。
您是不是觉得我才莫名其妙啊,呵呵。

你绝不是莫名其妙。我才是真正的莫名其妙。
我莫名其妙的是为好不讨好。
我想劝你,可想不出好的语言。总之,学贵精专,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学练敬恒,自然入道。
发表于 2004-2-27 00: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楼是不是看了武当三丰太极拳有关内功未成,发劲伤丹的说法呀?
老楼好像一直比较追求内在的东西,很多帖子把练拳中的体验和感觉描述得很细,虽然从外形上看有点“太极个体户”自由自在的味道,但其字里行间处处闪现出超然于规矩之外的身心愉悦,也着实让板斧我羡慕。
说到发劲,我的感觉是该发之时,不发不快。例如掩手肱锤,一声闷哼,腰向左一拧,右拳螺旋抛出,左肘对争后顶,劲力汹涌而出,随后全身一松,这种爽快也是难以形容的。当然有时候不在状态也不宜勉强发劲,会伤身体。
至于陈拳是不是必须发劲,我倒见过不发劲、跳跃、跌叉的。我的一个师姐50多岁,跟师父学了多年,又三访陈家沟,现在以养生为主,她的拳一点不发劲,螺旋缠丝,松沉舒展,式式相连,看起来非常舒服。
发表于 2004-2-27 11: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哈,这个词有创意-----太极个体户。俺也是个体户协会成员。呀喝~~~~~~~~~~~
发表于 2004-2-27 11: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兄对陈式太极拳的感悟,引发了关于太极拳要不要发劲的讨论,很好啊。欢迎各位继续加入,多多发表高论。
发表于 2004-2-27 12: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帖!
老楼的问题,在我看来可是清清楚楚,但我不能直说。不直说也不碍事,在我看来老楼的内心走向已定,迷惑只是表面的,机缘一到,遇到认可的明师,问题就没了。
发表于 2004-2-27 21: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楼的感悟,好!

不发劲、不踢腿、不下势正是初练太极去除身体僵力的极好方法。慢慢运行默默停止。等化去全身僵力再发力也不迟。

有反对的观点并不为奇,每个人对太极的理解不同嘛,这也是为什么会有拳、有操的原因吧。  呵呵,我的一点练拳体会。还请明理者指教!

发表于 2004-2-27 22: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龙太极说的是真理
发表于 2004-2-27 22: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层深一层,层层意不同。

我认为学太极拳,有明师指导至关重要。能够自学成才的,俺不能说不相信,只能说佩服佩服。

发表于 2004-2-27 23: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念禅吧,阿弥陀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本站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